读书笔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2023-04-29 10:44:49)
标签:
读书与思考感悟与理解大视野与大包容点滴做起点滴积累 |
一、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文明,就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可以持久固定群居的物质生活基础,形成了或者正在走向一定的政治秩序,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形态的人类开化状态。
文明一般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物质文明,包括劳动的分工、稳定的物质生活来源和剩余收益,以及相当规模的聚居;
二是政治文明,包括出现了国家或国家的雏形,或者正在走向国家,且可能也要容纳其中局部和暂时的政治秩序的崩溃;
三是精神文明,不仅有精神的内心生活,还有精神的外在形态和成果,包括文字,或至少丰富精致的口头语言,有各种可以流传和留存的精神产品,有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等。
二、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第一,“文明”与“野蛮”相对。“文明”首先意味着一个普遍的历史过程,其范畴一般不会包括单纯采集狩猎的人类历史阶段;但“文化”却可以指原始社会的文化。
第二,与上面一条相关,“文明”更强调共性、普遍性、普世性,而“文化”则更强调特殊性、差异性、民族性。“文明”比“文化”具有更大的涵盖性和包容性。当我们就一个地域或社会、民族、宗教说“文明”的时候,我们是就其共性而言的;而当我们说到“文化”,就常常已经意味着多元了。
第三,“文明”一定包含“物质文明”,但“文化”却并不一定如此。与“文明”相区别使用的时候,“文化”甚至更多的只是表示一种“精神文化”“精神文明”。
第四,在移植方面,文明的成果要比文化的成果容易得多。这在物质文明方面尤其明显,但久而久之,它也会影响到政治结构的变革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就像传播到世界的工业革命也会影响到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追求物质的观念上升一样。“文明”的传递是“明”,明白了之后很快就可以照着做;而“文化”的传递则是“化”,大概非得有一个濡染、生长的过程不可。
最后,“文明”有一个确定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共识。即一般都认为,人类文明是从一万余年前开始的,但人类文化却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历史。
总之,“文明”的概念比“文化”更广大,也更固定,或者反过来说,“文化”的概念比“文明”更细微,也更弥散。当然,无论物质文明(器物之学)还是政治文明(制度之学),一旦“明”了以后,也不是马上就可以拿过来“造”的,因为物质产品和政治制度的后面也有内在的精神,所以,技术产品虽然相对好模仿,但其后面的科学精神和社会的创新条件却不是那么好学的,制度就更是如此。(感恩和祝福何怀宏教授)
文明当“明”,文化当:“化”;深刻理解,不断优化和深化。是为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