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向平:心迹(41)

(2023-03-28 08:57:40)
标签:

科技兴农

组织与管理

基层组织

实在服务

鲁向平建议

现阶段推进科技兴农的设想或思路1

  第一种设想或思路:依靠集体经济,恢复和发展村级科技组织。从目前科技兴农中,规模大、实力强、效益明显的多是以省级以上的科技、教学单位为主体,因为这些单位具有较多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储备,并且,比较而言,占有了较多的科研推广经费,因此,在农村四级科技网“网破、线断、人散”或“有钱养兵无力打仗”之情况下,由他们率先承担起了科技兴农的重任,对全省的农村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从长计议,有几个总是值得考虑:一是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部门究竟在科技下乡过程中处于何种位置?二是这些部门究竟有多大实力在广阔的农村从事具体的推广任务?地、县、乡的农技部门的作用究竟如何发挥?更为关切的是,农民的科技水平究竟如何提高?就作者意见,在原有四级科技网中,作用最大、最为珍贵的是村级科技组织,应予恢复和发展,其理由如下:
  1、科技兴农说到底是要落实到千家万户具体的生产经营者,涉及到无数个千变万化的具体田块,一些宏观研究、理论探讨,对促进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学科发展是必须的,但对农户来说,最为关心的是种什么,种多少、种在哪儿等具体的实用技术。由此可见,科技兴农工作确实量大面宽、任重道远。因此,只有千百万农民的参与和奋起才是根本的振兴之路。离开了广大农民千百年来无数次的社会实践和对科学技术的渐进积累,靠有限的外部力量推动,只能治表,难于治本。
  2、户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双重积累是科技兴农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科技兴农固然离不开一定的化肥、良种、地膜等现代技术的匹配,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农村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和改善与提高,以提高对科学技术的接纳能力,如交通道路、水利设施、通信供电、基本农田、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等等,均需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解决。因此,必须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以集体经济的形式加快积累,逐步予以配套和提高,为全面的科技兴农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3、农民,只有农民,才能真正找到接纳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可行的途径,并使之付诸实施。实践反复证明,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自觉需求,比那些茫然的说教和用资金堆积的人为模式,要强十倍、百倍。建立村级科技组织,通过农民去教育农民,是普及农业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4、应围绕农村科技组织的建立,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村级科技组织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本村农民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和指导;给农民提供科技方面的义务咨询和具体服务。其经费和实验地来源是集体经济的积累与少量的自营收入。
  5、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村级科技组织,一些外来的科学技术和实物,就有了投放场所和用武之地,否则,面对千家万户的投资或援助,科技人员和行政部门都是无能为力的。或搞不好,难免还存在许多不正之风。
  总之,该设想的基本思路是,国家和各级政府要从最基层的实体抓起,紧紧围绕农户这个实体加以科学的武装,从根本上造就一代学科学、用科学的现代农民。针对我国、我省的农村实际,目前,选择建立村级科技组织这种形式是比较有效可行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盈利较低,但社会效益甚高的粮、棉、油、猪等大宗农产品,更宜这样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