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部乡村振兴工程的基本经验

(2023-03-03 09:50:51)
标签:

心系祖国

乡村振兴

经验总结

建言献策

鲁向平咨询

     1、宏观政策及资金扶持是前提政府组织与推动是关键 在东西部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趋于不断扩大之形势下,西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相对趋于严重滞后,已经成为限制乡村社会经济整体推进的最大“瓶颈”。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在此情况下,唯有政府首先撑起兴农富民的大旗,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指导和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弱势农业和弱势农村的局面。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整合国家的支农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工程,并且通过多方宣传发动,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农户和社会资金向乡村振兴产业领域聚集,以此壮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

2、项目带动是新势能、新动能“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这是乡村振兴党政一班人解放思想谋求长远发展,项目带动促进蓬勃发展的共识,也是其成功经验。当前,应继续创新和完善这一理念和机制,以此来奠定基础,培育新的优势,寻求更大发展。改善投资环境,造就建设乡镇新的文化氛围,拓展共建共享领域。 

    3、科技引领是支撑   重点引进、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构成特色农业产品稳定发展的科技基础。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培训工作;选择一批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农牧民群众公认、能够对一般农户起到辐射和带动的项目农户,实现农业科技与农牧民需要紧密对接。服务到农户,服务到田间地头。

4以工补农、工农互助大平衡。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在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下,在城市全面打开“城门”的情况下,广大更应该全面地打开“寨门”,实现“城门”和“寨门”的互开,乃至于直通。在起步阶段,以工补农必须先行,在奠定基础后,逐步实现互利互惠。多项兴农工程的启动,应上升为现阶段振兴农村的政治任务,坚持数年,必见大效。
   5、合理布局是实现产业“区域集中、规模做大”的基本方法通过实施“区域集中、规模做大”的产业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上引导 “一乡一品”,成功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中观层面建成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块;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产业链带最终形成显著的产业空间结构效益。

   6、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提升产业化效能的基本途径通过引进、扶持龙头企业,贯穿产、供、销过程,将农户、基地与市场有机联结,从而将产业中的各个环节组织起来,由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快速增长、提高产业化效能的基本途径。据调查,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不少乡镇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近年来,不少乡村出现的大量“空心村”就是其真实表现和具体说明。整合资源、集成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优质产品,形成规模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获得增值效益,这是不二法门。在现有财力和民力情况下,有计划、有重点的建立新的以企业为主体、广大农户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优势产业综合要素的集约场所,不失为一有效可行的战略措施。
    7建立健全专业化作经济组织是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作用的基本手段实践证明,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那些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项目均有组织健全、制度规范、运行良好的专业化作经济组织在推动。

8、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分步实施原则:本轮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牵扯到整个规划区域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型农产品基地建设示范;乡村综合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示范;贫困落后区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政策和措施探索等宗旨和任务,范围广、任务重,建设周期长,实属一比较宏大的长期的乡镇建设系统工程。故对其总体而言,必须统筹规划,对其具体进程而言,又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步实施;在其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力争为国家、为百姓、为社会不断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