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向平:心迹(21)

(2023-02-13 15:47:05)
标签:

旱区农业

现代发展

认清特点

清晰潜力

鲁向平认知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与潜力

一、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开发任务艰巨一是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多样,因此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组合,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向和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二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灾害频繁。该类型区粮食生产最突出的障碍因子是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加之人口增长过快,迫于粮食等农产品短缺的需求压力,大量开荒种地、毁林毁草,又加剧了干旱与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增产潜力巨大。 1、土地资源丰富  一是现有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显著高于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二是后备宜农土地资源占全国的87.8%。2、气候条件多样,光热充足,增产潜力大3、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分资源高效利用意义重大该类型区的攻关研究和开发实践表明:通过农田基本建设,保土、保水耕作和覆盖、培肥改土和调整作物结构布局,选用耐旱高产良种等一整套旱地农业节水增产技术,不仅使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4、坚持农牧结合,走农牧林综合发展的道路从旱地农业治理与发展科技攻关来的成就看,农林牧综合发展取得了显著规模效益。首先是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八五”期间试验区粮食平均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七五”期间增长38.9%和62.2%;二是农业总产值增长108.6%;三是农民纯收入增加了106.4%。 掌控特点,挖掘潜力;重在建设,影响深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