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与乡音(25)
(2022-12-09 15:46:55)
标签:
传承文明毛乌素沙漠回忆与记忆乡情与乡音文化义工 |
旧婚礼的程序
一、问话
举行婚礼的第一个程序是问话。比如男方孩子大了,想娶媳妇首先就要请媒人给女方传话,看什么时候举行问话形式。女方同意了,男方才选好良辰吉日,事先通知娘家做好准备,娘舅必须到。
男方到时要引上媒人,并要带上米、猪肉或羊克郎,还要拿很多的白面馍。按层次给娘家房头、舅舅和媒人各拿两盘。米是吃饭用的,肉除吃外还要给媒人和娘舅。此外,还要把短娘家的财物统统都给拿上,只留一少部分叫做底,在接新娘时都拿来。还要把女子的服装、箱柜等都要说定,凡有必要说的,本次问话都要表明,最后娘家同意嫁女,问话就算完毕。
二、迎亲
迎亲也是由男方选定的好日子,给女方传到。不管远近,娘家送客要在男方家住一宿。娘家嫁女要在头天晚上请起招待主家,把送女的男、女约定好(只去两个女人),还要安排好接待客人的炊管人员。
第二天早上,迎亲的来了,给客人们每人准备一碗饺子粉汤。接着吃早饭,一般都是荞麦面,第二顿饭是座席,饭后新娘准备动身。此时,迎人婆姨将新娘的被子铺在炕上,新娘坐在被子中央,还要把带来的八个白面馍放在新娘的周围,两条大腿上各放一个大馍馍,都叫围儿女馍馍。衣服穿好后,迎人婆姨走在前面,新娘在中间,送女的堂客婆姨跟在后面,一同出外。新娘骑着儿马,其他人乱骑,送客人多时,有的步行。
迎亲队进了婆家院子,婆家的主家吼道,新人下马了,给娘舅看酒了。然后再拜天地,入洞房。
双方客人都吃过晚饭,再坐酒,最后休息。
新娘入洞房,晚上不熄灯。半夜时分,婆母给新房送两个馍馍,叫送儿送女。
第二天早上,新娘开始洗脸,撅黄毛。早饭后,新娘要和婆母、姑、姨、姐、妹等结缘法。新娘将事先做好的针礼接给婆母的众人,众人按自己的身份给新娘不同礼品。如钱、手巾、袜子等,这项完了,吃过午饭,送客的要留一名弟弟或爷爷,等在第三天,将新娘新郎一同请回娘家,俗叫回门,其余送客的全部离开婆家。
三、礼仪
1.谢赔方
凡娘家给女儿赔大小的物件,婆家都要给谢钱。娘家给女儿赔的东西能值100元,婆家最少要给倒赔回20—30元,还要给8盘馍馍,还要给猪羊肉。
2.
亲事到了迎亲结束,媒人就算大功告成。男方要谢媒人猪头或一件羊肉,还有少量的钱,两盘馍馍。
3.饭食讲究,女方要吃两顿饭。
女方要吃两顿饭,一般是一顿荞麦面,一顿是坐席。一桌席要有两碗烧肉,两碗白烧肉(剥皮猪肉),还有两琬金针,海带六碗的数,也有加肉的和加粉条的,叫管够;不加者也有,叫干饱捞饭。
新娘迎到婆家的第一顿饭是炸糕粉汤,吃糕是有特定意义的,表示吉祥如意、高高兴兴。做法是将普通的黄软米糕揉搓成长形棒,用刀切成薄片,放在有一定温度的油锅里炸成稍带红黄色,捞在盆里,摆在桌上。这食品非常好吃又有香酥的口感。另一种是将糕片包上事先炒好的酸菜,也有红糖的,同样放在油锅里炸。炸好后也摆在桌上,让送客的自由吃,再加粉汤,这顿饭特别重要,要得到预想的高高兴兴的目的。
榆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