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三十二)

(2022-11-14 09:54:03)
标签:

生态文明

沙漠治理

试验示范

经验总结

鲁向平集成

 陕北沙区治理技术措施篇22

     第五章  沙区草地的改良与建设4

     第四节 主要草种栽培技术(1)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种植面积达3千多万公顷。我国主要在西北、华北、东北各省栽培种植。

1、植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属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cm-100cm,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中,种植当年根深可达1m以上,生长多年的主根可长达数米,侧根主要分布在20cm-30cm的土层内。茎杆斜上或直立,具棱,多呈现绿色,自叶腋处产生多级分枝。三出复叶,小叶长圆形,基部较窄,先端较阔而有锯齿,中下部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每簇有花20-30朵,花蝶形,紫色,为异花授粉植物。荚果呈螺旋形,每荚含种子2-9粒,种子肾形、千粒重1.5-2.0g,1kg种子30万粒至50万粒。

2、生物生态学特征  紫花苜蓿喜温暖干燥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耐寒性很强,能忍受-20-30的冬季低温。其因根系发达,入土很深,故抗旱性很强,在年降雨量300-800mm的地区均能生长;根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其在有灌溉条件下可耐高温。紫花苜蓿除重粘土、极度瘠薄或强酸、强碱土外,在其他类型土壤上均可种植。它耐盐性较强,土壤含可溶性盐在0.3%以下时,苜蓿均能生长。所以,在盐碱地种植苜蓿,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3、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较弱,顶土能力差,生长年限较长,根系入土深,因此,整地要做到深耕、匀肥、土细、地平,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播种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西北地区宜在早春下种。在无灌溉、春季风沙大的干旱地区,以夏初播种最为理想。播种方式,撒播、条播、点播均可。条播便于田间管理,播种行距一般为20--30cm。播种深度以1-3cm为宜,每亩播种量1.5-2kg。苜蓿幼苗期生长缓慢,要及时除草,每次刈割后,都应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其早生快发。每亩施20-30kg过磷酸钙、10-15kg硫酸钾,能促进苜蓿稳产高产,提高其品质。紫花苜蓿常见的害虫有蚜虫、浮尘子、盲椿象、潜叶蝇和豆芜青等,均可施用乐果、敌百虫等防治。主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可分别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敌锈钠、托布津等药剂防治。苜蓿的收割期一般以初花期为宜,秋季应在早霜来临前30左右刈割,留茬高度7-8cm,以利其越冬和翟年春季早发。

4、开发利用价值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饲用植物,不仅适应性广,而且产草量高,一般每亩可产750-1000kg干草,高的可产1500-2500kg,该草草质优良,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也高。种植紫花苜蓿,在单位面积上能获得禾本科牧草2倍的可消化总养料,2.5倍的可消化蛋白质和6倍的矿物质。紫花苜蓿根部着生大量根瘤,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增加土壤氮素,使后作产量提高二成以上。紫花苜蓿可用于放牧、青饲、调制干草、青贮以及打浆饲喂各种家畜、家禽、鱼等,均属上等饲料。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集思广益,聚精会神,精心持续搞好防风固沙、沙漠绿洲开发与建设。实用技术,智慧集成,实践经验,成效显著,感恩与祝福。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