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开发与治理(四)

(2022-10-27 09:29:47)
标签:

生态建设

沙漠治理

试验示范

技术传播

鲁向平努力

宏观发展篇4

第四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脆弱,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2.83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土壤侵蚀模数每年平方公里为1万吨左右。

  2.农村经济整体系统功能低下,农民经济、文化、生活贫困。其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20.9%和68%,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相差180元,农村贫困面仍然很大。

         第五节 农业发展方向与建设途径                

一、本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应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利用神府煤田、靖定汽田国家级现代化开发机遇,在60万亩高产田开发的基础上,大力搞好粮食和副食品的商品化生产,面向工矿、面向内蒙、宁夏,将此区建成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陕西的畜牧业基地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

二、现阶段应重点实施好的三项工程

1.绿洲工程。通过建设绿色屏障,发展灌溉农田,开发饲草饲料资源,使流沙基本固定,农田全部实现井、渠、田、林、路、电、排、技术八配套,草地得到改良更新,重点草场实现水、草、林、网、路、电六配套;湖泊、水库、水面得到有效利用,在沙区治理度达到75%的基础上,实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建成粮食副食品商品生产基地。

2.丰草工程。以提高草原植被,治理荒沙、荒滩、荒山,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大力开发人工种草和改良“三化”草场,配套建设水利设施、草库伦和草地防护林网等保障体系,基本消灭草原鼠虫灾危害,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新开发建设人工草地670千公顷,治理“三化”草地678千公顷。建成陕西省以羊、猪、牛、鸡为主的畜牧业基地,再现“水草丰美”的风光。

3.能源开发区生态复兴工程。 该区矿产资源富集,是我国21世纪重点开发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近期煤炭、天然气、石油开发已渐成规模,采煤、采油、采气、输气和化工工业开发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大量外泄,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己受到国家的特别关注。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问题直接关系着该区的环境质量。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重点实施“生态复兴工程”。对己形成的污染,要限期治理。按照《土地法》规定,非农产业用地必须还地于民,实施复垦工程,保证占用一亩土地,复垦一亩耕地,占用一亩耕地,复垦一亩水地。由企业在开发资金中提留复垦基金,实施复垦工程。到2010年,复垦补偿耕地10千公顷。

   三、主要建设途径

  (一)以煤炭开发为中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激发区域内部的经济活力,建立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新结构。神府煤田的开发将使本区经济结构发生转折性的变化,要大力发展以采煤、建筑、建材为重点的乡镇企业,使其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要积极兴办为矿区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促进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使二、三产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通过地下资源的开发来减轻地上资源的压力,补偿地上资源的不足,使劳动力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广大农村尽快脱贫致富。

  (二)种草种树,恢复和保护植被,综合治理风蚀沙化,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生态、经济效益统一的新系统。应充分认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要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扩大林草比重,把护田林网、片林、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扩大地表绿色覆盖面积,削弱风沙活动强度,调节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促进生态系统逐步趋向平衡:其核心是要限定旱作农业的范围,把旱地耕作区严格地局限在地势开阔、水土条件较好的滩川区域范围内。

  2、改良天然草场。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河流沿岸及湖盆滩地建立人工饲草基地,用以冬春补饲,减少草场放牧压力。同时,坚持以草定畜,实行有计划地轮牧,防止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                                    

  3、建立绿洲防护体系。以扩大绿洲来分割、包围流沙,减弱和遏止风蚀沙化过程,把在绿洲边缘建立结构紧密的防沙林带以及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结合起来,乔、灌木配置成复式林相,以充分发挥防护效应。

    (三)培肥地力,发展水地,建设基本农田,提高集约化水平,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                               1.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大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增加肥料投入,不断提高地力。要因地制宜地采取草田轮作、粮豆轮作、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增加化肥投入量等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地尽快改变土地贫瘠、氮磷失调的状况。

3.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搞好农业内部结构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根据土地适宜性、生态环境及市场预测,其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体调整为1;4:5为宜。

   在种植业内部,较大幅度地调减粮食作物面积,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自然条件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衬膜水稻和地膜玉米等商品粮生产,注重提高荞麦、名贵杂豆、马铃薯等地方特产的基地建设标准,提高国内外市场的开拓能力。同时,抓好油、麻、药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的设施化栽培,其潜力巨大。  

 

鲁向平研究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与开发,情怀与奉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