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一得想给党(117)

(2022-08-12 15:34:19)
标签:

党的二十大

建言献策

现代农业

技术服务

鲁向平献礼

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的回顾与展望 

一、荔民公司与“大荔模式”简介

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是2007年成立的一家集农资配送、农技服务;农产品仓储、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农资农副双流通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大荔县,注册资金4300万元。现已成为西北地区较大的现代化农资农副销售连锁企业之一。

公司在政府引导下,以“利民”为己任,积极整合星火科技12396、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研院校等资源,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县为单元,村为阵地,技企结合、技物配套的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政府企业双推动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主动走向了科技服务三农的主战场,千方百计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铺路架桥,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公司先后被陕西省商务厅确认为陕西省农资连锁企业,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科技厅命名为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原创企业; 20126月,光明日报社和陕西省科技厅、渭南市人民政府等部门在北京共同举办推进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论坛。经过专家研讨和评估后认为:“大荔模式”整合集成了多方面资源,抓住了市场需求,通过有序组织,实现了对无序农民的有效服务,实现了政府、企业、农技人员、农民群众的多方共赢,做得好、做得实,能够可持续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在现有四种农技推广服务模式之外走出的一条新路子,是农技推广服务领域的新的突破和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广意义。

“大荔模式”的特色与优势在于:以强农惠农富农为宗旨,面对现实,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实现“面对面”“心贴心”全方位为三农服务,形成了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政府企业科技三方推动的一套新机制和新体系。农资是农技服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际支撑,荔民公司通过“田生金”科技套餐的推广,引领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促进同一作物种植户联合,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虚拟联合基地,达到规模化种植;通过农产品的“香荔乡情”品牌创立和品牌化运作,提高农副产品附加价值;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实现农民、消费者、政府、专家、企业多方满意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新的贡献。

二、“大荔模式”示范推广的进展与实绩

1、构建农资连锁服务平台,加快放心农资进村入户。

在大荔县设立镇配送中心18家,村级连锁店150家。在渭南各县市区建立大荔模式县级总部11个,建立乡镇配送中心80个,村级连锁示范店374个;五年来,仅大荔县累计为15万余农户、100余个专业合作社提供放心农资18万吨,销售收入3亿元。

2、组建三级农技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大荔县建立了由32名农技专家、38名科技特派员、180名农民技术员组成的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队伍。围绕大荔主导产业,建成了设施蔬菜、棉花、设施冬枣、黄花菜、高石脆瓜等专家大院6个。制定了20种主要农作物“田生金”技术方案和套餐。引进和育成了了荔民一号棉花、豫禾988玉米等新品种10个。据实地调查,农户使用荔民农资,降低生产成本15%,通过技术服务增产10%以上,每年为农民节省投资2000多万元,增收节支2亿多元。企业平台,科技引领,面向基层,服务农民已经成为鲜明特色,为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渭南市对接了农业专家大院19个,建立农业示范基地28个,示范面积3万余亩,辐射带动20余万亩;共选育、引进、实验新品种或新技术80项。

3、搭建农超对接服务平台,推进特色果蔬产品进城市入超市。由荔民公司发起组建成立的大荔县荔民果蔬信用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大荔秦合农产品营销联合社,投资920万元,建立了5000吨的果品冷藏库,投资1500多万元,在西安市建立了1000的荔民农副办公区、620荔民农副产品展销中心西安示范店,在大荔县城建设荔民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大荔专卖店,注册了“乡荔乡情”商标,创办了西北农副产品流通网站,与全县100多个瓜果菜专业村建立了协作互利关系,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田5万亩,参与农户16250户,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三、大荔模式推广的新设想与新展望

1、新的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技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大政方针,进一步整合统筹农业科技资源,提升和完善大荔模式的内涵和标准,以分散经营的广大农户为重点,以科技套餐服务为手段,以统一的品牌化市场开拓为着力点,加大“科技套餐”(即“田生金”)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破解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和千家万户农产品统一品牌化经营领域做出新的探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新型农资、农技、农副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实现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农业技术双推动,实现“双安”(把安全的农资产品流向农村,让安全的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目标,实现农副产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质量可追溯、品牌化营销,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新的实施方案设想与展望

1)加快推广“大荔模式”,发展壮大企业规模

荔民公司将运用农技农资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的经营模式,2013年,在咸阳、宝鸡、西安、铜川、延安五市建立50家控股分公司。2015年,全省完成100家控股分公司,力争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使荔民连锁成为全省农资行业的领军企业,进入全国农资行业的前10名。在条件成熟时,规划推动我省百强合作社的大联盟和实体型企业运作。力争早日在全国同类型地区广泛推广。

2)在大荔县建立新的现代果蔬科技产业园区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陕西大荔(冯村)流转1000亩土地,建立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新组建一个专家大院,诚邀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高层次专家成立研发中心,重点制定以“田生金”为品牌的“科技套餐”系列技术标准和直接为“香荔乡情”农副品牌服务的产品标准,开展高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套餐服务。制定“田生金”科技套餐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30种以上。并积极开展土壤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科技培训,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和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抓好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基地规模扩张。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在千亩科技产业园核心区内引进国内外同类型区优良品种,建立示范性“百果园”,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对传统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引领和带动周边千亩大棚冬枣、千亩大棚西甜瓜、千亩黄花菜、千亩沙红桃示范园,作为合作社的联合基地。带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提升,引领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3)利用荔民公司农技农资双连锁的优势,以“田生金”科技套餐为纽带,在有条件的专业村发展30-50个不同产品的种植大户,按照类别归入不同的专业种植联合生产基地,搞好以散户经营为主体的联合基地建设探索。公司将2015年实现参股成立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社员20万户,开发绿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200万亩,以标准化种植推动规模化经营,以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从而把荔民有机果蔬打造为国内绿色农产品著名品牌。

4)利用物联网和现代二维码识别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强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香荔乡情”的品牌建设奠定可靠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为千百万消费者提供放心农产品。

5)反弹琵琶,以城带乡,高层次启动“农资农副双流通”绿色示范工程

1)积极启动农产品营销联合社的“以城带乡”的联合社+合作社一体化经营的新战略和新举措。率先启动西安市场,积极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营销联合社的联盟体系建设。做好大商标、启动大流通,实现大跨越,形成新格局。积极倡议和参与陕西省农产品营销联合社实体性联盟的筹建和企业化运营,引领我省农产品营销联合社+生产合作社的一体化运营体系的形成,将大荔模式的推广推向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2)新的布局与资源配置。建设“香荔乡情”绿色食品展销大厅4个,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围绕西安东南西北中区位建立5个“香荔乡情”展销配送中心,在主要街道建立50家“香荔乡情”陕西农特产品专卖店,在居民密集社区设立100家“香荔乡情”安全放心农副产品连锁店。在10个地市建立“香荔乡情”农副产品展销配送中心;在全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建立50个“香荔乡情”农副产品展销大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立足陕西、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以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大荔模式”的作用和影响,实现“大荔模式”示范与推广的稳中求进”与可持续健康发展,奏响“大荔模式”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的新乐章。

 

大荔模式首席科学家鲁向平研究员: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