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一得献给党(7)

(2022-06-29 09:09:24)
标签:

黄土高原

综合治理

问题与症结

调研与探索

敬业与奉献

黄土丘陵区生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根本症结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是人为的不合理经济行为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本身的环境条件。

导致广种薄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该类型区一般多为农耕期短促而气候多变。土地面积广而类型多样,土层深厚且疏松多孔,既有容易垦植的一面,又有易溶易蚀之特点,为使粮食供需得以平衡,农民必须适应自然条件,以广种求多收,达到灾年有收,丰年多收。“这物不收收那物”就是该时期农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生动写照和具体做法。

导致广种薄收形成的经济原因是:它是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它的“经济条件的全部和绝大部分还是在本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在此种情况下,农民无力把现代科学技术大量应用于农业,只能通过扩大种植面积,以及接受自然界赋予的能量弥补外部生产资料投入的不足。因此,广种薄收既是小农经济千百年来和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其无力抗拒自然的一种表现。 

导致广薄收形成的社会原因是粮食供需矛盾的尖锐和扩大。人口的过快增长,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先前过高的农产品征购等,使粮食需要超过原耕地的生产能力,迫使农民不得不去开垦较劣土地,在当地无荒可开时,则移居外地开荒,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不难看出,对农业自然条件改造的能力差,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加之日益尖锐的粮食供需矛盾是广种薄收赖以存在的自然、经济、社会的根本原因。

陕西省榆林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其北治沙、南治土的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胆略和气魄,曾经在建国后创造过无数次的奇迹和辉煌,引领过国内外的许多治理理念和行动方略。但在榆林市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在国内外市场开放的框架下,其新的一轮黄土高原治理开发却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亟待寻求新的思路和出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