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的战略之道感悟
(2022-04-08 08:40:15)
标签:
人类智慧军事战略古为今用学习与感悟点点滴滴 |
超脱的战略之道感悟
战争与和平,和平是主流。不战而屈人之兵将会成为常识。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好谈将成为人类的共识和规则。但兵法之道不会消失,甚至会率先现代化,值得深思。在古老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按照先贤们的字面意思是断绝利益,统一兵源,就等于增强了原来兵力的十倍力量。把昼夜颠倒过来三次,就等于把原来的兵力增强一万倍。毫无疑问,战争的目的只有胜利二字可言。不得不承认既然所有的战争都和利害有关,那么,争夺利益是作战的最大动机。兵法家孙子说过:“兵以诈立,以利动。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因为战争失败了不但夺不到利益,反而会丧失一切,不得不三思而行。绝利之说也许指的是:如果能运用某种战略或策略,断绝了敌人图利的念头,也就等于切断了敌人精神力量的源头。千方百计去除他的获利动机,就有可能化一场恶战于无形。毫无疑问,天下事物,当利于敌人的,必然有害于自己。绝利就是把握利害,或是把利害转变,使敌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来攻击。或是使敌人为了贪图利益而大举来攻,掉进了我方的陷阱。“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也许就是
记得在太公《六韬兵法》里一再强调四个进攻战术的重要原则,即“一”、“活”、“疾”、“烈”四项。“一”是统一、齐一和专一三种意义。统一是讲兵力不分散;齐一是讲一次性发挥所有的战力;专一是讲集中兵力专攻一个目标。太公说:“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 “活”是灵活机动,随时变化运用。故智者从之而不失,巧者一决而不犹豫。“疾”与“烈”是快速而猛烈。太公说:“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一”是四则之首,《孙子兵法》虚实篇也说过:“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应用之妙,存乎一心。战在当下,智在当下。绝利,一源,前者讲的是战略上的谋略;后者讲的是战术上的运用。两者合一,就等于增强了原有兵力的十倍力量,这是保证胜利的诀窍。也许战争永远没有所谓的诀窍,要是有了客观的公认诀窍,也许就不会有战争的发起。御敌于千里之外,不战而胜才是智慧的真经。
三反昼夜,用师万倍。从兵法上来观察和分析,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昼和夜可以是明和暗的代名词,也可以是正和奇的代名词,也可以是实和虚的代名词。兵法上实者虚之,是反了一反。虚者实之,则再反了一反,就是二反。再实者虚之,就是反了三反了。如果反了三次,就让人难猜多了。如果再能多反几次,就更难猜了。所谓三反,并不限于反三次。再三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多数而已。细细想来,兵者诡道也,还是交给那些军事天才们研究和应用吧。退休之人,无事乱翻书,偶见古哲的悟性见解,仅想体悟一下悟学的魅力,也顺便思索一下悟学的传承之道,仅此而已。中华智慧,博大而精深;智慧自信,精神常在。是为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