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同契的》的三大纲要略记

(2022-04-07 09:30:23)
标签:

思维方法

古为今用

学习与思考

点滴学问

参考与借鉴

《参同契三大纲要略记

《参同契》这一部书有历代各家的注解,书中主要有三大纲要:第一是“御政”,第二是“养性”,第三是“伏食”。

所谓“御政”,那包括很多了,上至皇帝下至一个普通人,想修心养性做人做事都是 “御政”。怎么样做人呢?就是走一条正路,知道人生的正道,政治也同时包括在其中。所以一切有关修道与做人做事、天文地理,以及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正当法则、原理,都属于“御政”的范围。

第二 “养性”我们普通人修道学佛,学佛修道是我们中国古时的一门科学,这一门学问是研究身心性命之学。自己生命身体怎么来?为什么人有思想?要想得到答案,必须先把理论弄清楚,懂了理论再来修行。修行就是实验,反求诸己,用自己的身心去做实验。自然的科学也是懂了原理理论,然后用物来做实验的。

这个所谓“御政”的原理懂了以后,修养才叫做“养 性”。要“养性”,首先就要 认识“性”,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明心见性”。这个性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就牵涉到中国文化的本位了。《礼记》上提出来人有 “性”跟“情”两部分

第三“伏食”,就是成神仙。“伏食”就是在“御政”与 “养性”做到之后,最后那个夫。这个东西不从外来,是从自己生命里来。但是也不全然是从自己这个肉体生命来的,而是同宇宙有关系的。就是说有一个东西忽然会进入身体中来,但不是从嘴巴进去,而是由身体另外一个地方进去的。过去人为什么要当秘密藏起来呢?是怕人学坏了。因此把道法变成秘密,大部分是这个原因。这另外一个进入人体的地方,就是头顶。学密宗叫做开顶。

后来宋朝南宗道人张紫陽真人,他著的另外一本丹经《悟真篇》,可同《参同契》媲美。张紫陽真人既是禅宗的祖师,又是道家神仙。他那篇《悟真篇》就提到“伏食”的道理,他说“一粒金丹吞人腹,始知我命不由天”。他说人修道到了“伏食”那个境界,一个东西就进来了。“一粒金丹吞人腹”,腹是指肚子,这可不是大家修道修的这个丹田;“始知我命不由天”,生命就可以自己做主了。这就是“伏食”的纲要。

  探索与参考,古为今用。点点滴滴,隐隐约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