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要点感悟
(2016-04-08 15:59:28)
标签:
公益综合植保社会事业共同关注献计献策 |
众所周知,IPM是指“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这里所谓的“有害生物”包括对农作物生产造成损失的所有病菌、害虫、杂草、鸟类、鼠类等各种生物因子,广义上也包括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各种非生物因子,如有毒气体、土壤毒素、冷害等环境因子。近年来,IPM概念又被进一步拓宽和延伸。
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引起对生物多样性、食品和水源的质量以及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副作用,国际社会对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非常重视,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上,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诸多防治策略中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美国农业研究局(ARS)将农林作物有害生物治理技术列入美国农业研究执行计划,作为提高农林生产力、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点研究领域予以实施。1996年美国通过的食品治理保护法案已迫使许多农产品生产者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许多欧共体国家和加拿大也都在考虑制定类似的减少化学农药依赖的条例。荷兰、丹麦、瑞典等发达国家自1996年开始制定了“长期作物保护规则”和“减少农药风险计划”,正在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措施的研发及生物源新农药创制来实现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自然真奇妙,人类真美妙。贵在点滴的积累,功在逐步地完善。
围绕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保护和修复西部生态环境及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等重大问题,瞄准植物保护学科研究发展的国际前沿进行多学科交叉与集成,对制约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害生物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及防治关键技术创新和无公害生物源农药创制,建立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平台开放流动、资源共享和高效的管理体制与竞争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从而以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西部及全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植物保护人才储备、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撑。夯实基础,完善体系,创新机制,规模化实施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笔者欣赏广东省2015年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工作要点,特摘要如下: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二、全面推进科学防控 建立政府主导、属地负责、联防联控的重大病虫防控机制,落实防控工作责任,推动重大病虫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一是狠抓重大病虫防控。二是狠抓关键技术落实。三是强化防控指导服务。四是强化防控督导检查。
三、大力推进统防统治 一是扩大统防统治服务规模。二是提升植保机械装备水平。三是创新统防统治服务方式。四是引导服务组织规范运行。
四、创新推进绿色防控 一是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集成关键配套技术。二是培育新型绿色防控示范推广主体。三是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四是提升绿色防控规范化水平。
五、有效推进科学用药 一是建设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二是强化新农药与药械试验示范。三是组织安全用药技术宣传培训。
六、积极开展风险监测 一是抓好植物疫情风险评估。二是抓好重大病害暴发流行风险监测。三是抓好重大害虫抗性风险监测。四是抓好农药使用风险监测。
七、加强技术攻关合作 一是开展监测防控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开展重大病虫联防联控。三是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八、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预警信息实时上报、自动统计和联网共享。二是进一步扩充广东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网站的功能,充分发挥专业网站宣传、展示、服务、指导的作用。
大力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至关重要,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服务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重大病虫防控、安全科学用药和疫情风险评估等重点工作,已成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到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研究问题,重要的在于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来控制有害生物。重点鼓励开展有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区与模式的研究,并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目的来研究种植模式,从而达到增益控害、维护农田生态平衡的综合效果。有害生物综合管理可以认为是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国外有机农业研究部门非常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其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公益性的事业需要社会化的管理和运作,单枪匹马的奋斗效果有限,甚至说收效甚微,进而出现了无可奈何、顺其自然的现象和局面。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要点值得肯定和赞扬。发达国家在有机农业生产中,对有害生物的管理是建立在深入了解有害生物及与之相关的有益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农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生活周期中的薄弱环节等基础之上,针对不同作物种类、有害生物种类及重要性,并结合不同的生境条件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因此,发达国家对控制有害生物的研究及配套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等诸方面的经验对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当前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化防治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为宗旨,以加大政府投入为保障,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为突破口,大力扶持规范运行、自我发展、有生命力的农作物病虫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拓宽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努力提升病虫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坚定不移地完成专业化防治目标任务。
“问题意识、目标导向、补齐短板、精准发力”是战略,也是策略。普遍受益是宗旨,真抓实干、刚性执行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喊得最响的命题,也许是问题最多的领域;越是觉得光荣的使命,可能越是人才缺乏的地方。把最平凡的事业做成最辉煌的事业当仁不让、后继有人。有大德者为大师,成大业者为英雄。是为记。
鲁向平:陕西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 923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