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04dd324na0c3c83eaad5&690
文学作品是写人的,《聊斋》亦然。诚然,《聊斋》里还有许多花妖狐魅。但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实际上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妇孺童叟。既为人,便有情。情之表露者一,就是笑。因此,写人往往免不了写笑。难怪在人狐杂居、妖魅同堂的《聊斋志异》中,也是笑声回荡,不绝于耳了。
《聊斋》写笑,匠心独运。写笑态,音容如见;写笑意,入木三分。就笑态而言,有暗笑,有微笑,有嬉笑,有骂笑,有大笑,有狂笑,有掩口笑,有捧腹笑······就笑意而言,有欢乐之笑,有痛苦之笑,有媚情之笑,有冷漠之笑,有谄谀之笑,有嘲讽之笑,有恭维之笑,有鄙视之笑······真可谓笔下生花,墨中藏情,绘形绘神,技艺妙绝。
http://s8/middle/604dd324na2454e936057&690
《聊斋》写笑的艺术功用,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笑中出“神”,即通过人物的笑凸现人物的外在神态和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青凤》里的书生耿去病,于夜间径入一座久无人居、狐妖栖息的荒楼之上,见室内人语切切,酒肉满案,便“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来!’”这一笑一呼,不但写足了耿去病的无边之胆,而且活脱脱地勾画出了他的狂放之形,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青梅》篇中,一贫如洗的张生托人媒娶王进士之女;媒人向王夫人说明来意后,夫人“闻之而笑,以告王。王亦大笑。”作者未费其他笔墨,只用这两个笑字,便写尽了王进士夫妇自恃家富人贵的傲慢心理和对张生不屑一顾的鄙夷神情。这种借笑写人的手法,不但传神,而且含蓄、省墨。
二是笑中出“事”,即通过人物的笑引发出新的故事,为铺陈下文的故事情节做准备。冷生考场上一笑,遂被黜名(见《冷生》);范子文一笑,遂使其女结成百年因缘(见《仇大娘》)。《辛十四娘》中那个姓冯的书生,对浅薄狂妄的楚银台公子放声大笑,结果就引出了公子陷害冯生使之入狱、辛十四娘百计营救等一连串的故事。
三是笑中出“意”,即在人物的笑声中寓有一定的深意,为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王子安》中那个屡试不第的穷秀才王子安,一次考试之后,大醉而卧,梦中忽见报马飞来,言已及第,起而呼人赐酒赏钱,闹了一场笑话。其中家人笑,妻子笑,子女笑,一直到本人梦醒自笑,凡五笑,出神入化,寓意深长。如果联系到后面说到的“秀才入闱有七似”,(似丐、似囚、似冷蜂、似病鸟、似被系之猿、似饵毒之蝇、似破卵之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个笑字,字字有泪,字字含愤,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无限失望和愤怒控诉。
http://s3/small/604dd324na17c88bdbee2&690
《聊斋》写笑,之所以能把人物的笑态写活,把笑意写深,是由于它不光是写笑本身,还经常在笑中伴之以言、伴之以行、伴之以情、伴之以景。如耿去病入楼,如果只有一笑而无一呼,便只能反映他的无边之胆,而很难充分勾画他的狂放之态;《仙人岛》写芳云姐妹对那个文气平常而心气颇高的王勉不时给以评论和嘲笑,便结合写这些笑给其父桓公带来的不安神情,而使她们的嘲讽反复得到加强。《婴宁》写婴宁之笑,着意布置了绿树修竹、豆棚花架、茅舍庭院等景物,贴景展笑,或写其拈花微笑,或写其依树大笑,或写其户外嗤嗤之笑,或写其室内狂笑不可仰视······寓笑于景,声画皆出,在优美恬静的山村背景中,表现了这位乡村少女的天真、活泼、憨厚和奔放的性格。
http://s5/middle/604dd324na2456190bf14&690
文艺作品要重视写笑。在人物当笑的时候让他(她)一笑,可以生情,出态,引事,托意,从而使人物性格刻画更加鲜明,使故事情节开展更加合理,使主题思想的蕴蓄更加深刻,受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原载《山东文学》1980年第六期。此为节录。)
http://s14/middle/604dd324n76a08ace268d&690本图片采自lvsuz闲云野鹤博客,谨致谢意!
http://s11/small/604dd324na0c3e6a581ea&690
附记:
近来因忙于琐事,未能拜访各位博友,非常抱歉,敬请原谅!
承蒙无罟清溪朋友阅后赠送美玉,不胜感谢!
花架茅棚纵笑倾,
书斋院舍爱情盈。
孤书千古幽冥异,
狐魅花妖也有情。
承蒙闻斌先生阅后以美玉相赠,非常感谢!
笑有万千种,
写法各不同;
先生细剖析,
道理说分明。
承蒙笨人王老大朋友盛情赠诗,不胜感谢!
入木三分笑亦真,
百变千态出灵魂。
惟妙惟肖万张脸,
以笑识人更传神。
承蒙劳拉·米西尔朋友阅后赋诗相赠,非常感谢!
见笑三分传神情
写笑点到寓意深
微笑犹如润滑剂
巧笑百态事分明
承蒙美丽梦之园朋友阅后赠诗,十分感谢!
笑里多多学问深
艺术写出好温馨
介绍详细传神美
巧笔一挥醉似沁
承蒙游遍天下12345朋友阅后以诗相赠,不胜感谢!
网络博客无线连,
纸条留言加评点。
虽然不曾谋君面,
深情厚谊记心间。
承蒙好友刘文来阅后赠以美词,感动之余,由衷感谢文来的深情厚谊!
南乡子·望断金陵不老山
陌上倚阑干,望断金陵不老山。
十里秦淮花弄影,波澜,浅底鱼翔细柳姗。
才俊数江南,伯虎秋香万古传。
柳绿桃红堪入画,依然,满院春色掩院幡。
承蒙wulitu朋友赋诗相赠,不胜荣幸!谨致衷心感谢!
人妖共处幻如真,
狐魅花仙恍若神。
不写秋香三度笑,
蒲公有谢品中珍。
承蒙西部岑子好友阅后发表长篇评论,其深刻的见解对我启发很大,谨致由衷感谢!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不仅写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男女老少,还写了许多花妖狐魅。这些花妖狐魅,正如鲁迅所说,“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实际上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妇孺童叟。既为人,便有情。情之表露者一,就是笑。因此,写人往往免不了写笑。难怪在人狐杂居、妖魅同堂的《聊斋志异》中,也是笑声回荡,不绝于耳了。大量写“笑”是<聊斋志异>十分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在手法多样的笑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真挚、丰富的情感。这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对纯美人性的向往;二,对乖讹之情的否定;三,对浅薄之辈的嘲讽。通过对《聊斋志异》中笑声的解读,更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孤愤”之意。
《聊斋志异》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将古代小说中“志怪”“传奇”和“人情”融为一体,吸收了古代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简洁而优雅的文言风格,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最高峰。它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全书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且具极强社会批评性。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它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而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里,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聊斋志异》这样,古今皆热,雅俗共赏,老少都爱。近两百年来,许多艺术门类从《聊斋志异》汲取艺术营养,《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成为曲艺、戏曲、电影、电视等众多艺术的表现热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