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崇福寺第七天,开学第六天。
在这里,每天清晨和午时都会有一群左手持钵、右手抚衣的缁衣赤履,整齐而准时的从教室徐行到五观堂,风雨无阻,冬夏依旧,充分体现了佛陀在世的托钵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因众生报体不同,业力所致,天热要带伞,下雨要打伞,打开了伞就掉了钵,顾着钵就打不开伞。看着别人的熟稔,我的狼狈就更加明显,却还要注意面带安详、威仪庠序。
在这里,要严守一切作息时间。中午12:20午休,晚上9:30止静,不睏也得躺着,直到酝酿成功。我失败了三次以后,终于入睡成功。虽看似有异于现代年轻人的作息习惯,却在指甲上久违的半月痕慢慢呈现时,有力的证明了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具备了科学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在这里,洗澡要拎水,唯一有淋浴的一间喷头坏了,还没门。除非有人够大胆,够开放,够懒,够绝望,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使用,我“四都无”,于是乖乖拎水。虽看似麻烦,却又无形中节省了很多水,不仅间接的福利了同一天空下的广大居民,直接受益者的还是自己。
在这里,监控无处不在,漆黑的夜里,走廊的尽头,两个红红的指示灯挂在某一个角落,像极了《死亡笔记》里的Q神,传递的信息是:正在使用中;给予的正能量是:不许非法!
在这里,实行三分毕业制度:考勤分、考试分、操行分。不在考试、考勤范围内的均属操行,所摄范围极广,底分极高(80分及格),可得分极低。每天想的就是好好随众别扣分,好好学习以及补课,好好做功课以及修正身心……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初来乍到,很多人问我:“还适应吗?”我说:“根本没时间想这件事”。因为我们要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两年的课;我们要随众,一样不能拉;我们还要做馒头,我不会做馒头,我真的不会做馒头!——做馒头太难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我们的班主任是极好的,相貌端正,性情随和,为人忠厚,待人诚恳,有事总和我们和颜沟通,入情合理。特别是笑起来微微弯弯的眼睛,如沐春风般荡却了我初来此地的局促与陌生,就像家人。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无论在哪里,无论环境如何,心态很重要。正所谓:“用欢喜心去付出,以感恩心来受苦。”感恩蓦然抬头法师那安详的面容,让我知道只有安贫乐道才能处处安心;感恩每次踏进四楼的小佛堂,无论多早多晚,总能看到拜佛诵经的身影,让我深感菩提路上多道侣的欢喜;感恩一路随众时的每一个提醒,无论认识的、陌生的,都传递给我“Welcome”的信息;感恩窗外楼下那安详的观音菩萨、安静的池水,那青青黛山、翠翠草地,让我丝毫也感受不到这里是远离城市的北郊以及毗邻的墓地……
感恩这里的一切!
珍惜我的研究生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