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奇的“地震鱼”与日本大地震

(2011-03-16 12:51:06)
标签:

地震鱼

日本大地震

奇谜

杂谈

http://s11/middle/604d9f17x9e92650178fa&690
渔民打捞的3米多长的地震鱼
 

 

 

  近日搜索日本大地震有关新闻时,惊奇地发现许多与这次大地震有关的帖子,说的是“地震鱼”频现日本 担忧发生智利式大地震 。帖子多发于20103月,诸多网站都有,自感很奇巧,大自然无奇不有,也许有许多我们人类的无解之谜,特发本博文。

 本次日本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113111346 。震级:9.0级(日本地震厅),震中: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

 

百度帖子:2010-3-6 21:51

 

 “地震鱼”频现日本 担忧发生智利式大地震

 

●︷土豆

 

 1

 

日本近日频现大量“地震鱼”,令日本担忧下一场大地震是否就要在日本发生。

 

   据报道,近几周来,日本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日本的河岸和渔网中频频出现皇带鱼——即传说中的“地震鱼”。日本石川县已经有十种皇带鱼被冲到岸边或被渔网捕中,富山县也捕到六只;此外,同样位于北部沿海的京都和岛根县也报道出现皇带鱼。

 

   传说,皇带鱼是海神宫的信使,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一场地震即将发生。此外,皇带鱼能够预言地震也有科学依据:这种鱼居住在海底,所以对地震活动极为敏感,它们在震前会表现不正常。据报道,海地和智利大地震发生后,皇带鱼也出现过。

 

   由于3个月以来,从海地、智利到台湾,全球接连发生强震,引起地震专家关注。地震专家预测:日本东海区每约150年会爆发一次规模8.0的大地震,现在已经超过期限,因此,这里将会是接来下最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学家萧兹指出,全球99%地震都发生在太平洋火环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他警告:美国的圣安地斯断层,每200250年,都会有规模8.0的地震,因此,本世纪发生强震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从红海延伸到莫三比克的东非大断层,也是可能发生强震。

 

   萧兹并表示,日本东海区每隔约150年,就会爆发一次规模8.0地震,现在已经超过期限,他预测接下来这里将会是最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点。根据历史及地震资料记戴,东海大地震是以日本静冈县南部大海骏河湾为震源的周期性大地震。受灾地区包括东京、静冈县、爱知县,覆盖日本的首都地区和中部地区。

 

   发生在1707年的东海大震,规模高达8.6,是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地震,造成富士山爆发,约有2万多人死亡、6万多间房屋损毁。之后,在1854年的东海大震,强度也有8.4,造成约2千至3千人死亡,3万多间房屋倒塌烧毁,沿岸还出现海啸。

 

   2009年底的静冈县地震,是东海地区86年以来最大的地震,唤起日本人对“东海地震”的恐慌;当时很多民众以为那就是东海大震,但日本气象厅随后急急出来解释,那是“横向断层型”。

 

   由于距离上次东海地震已155年,许多日本人都担心“东海地震”很快将再次发生。专家预估:这种破坏力极大的“东海地震”,若在冬季清晨5时左右发生,可能会有多达1万人罹难,经济损失随时高达32万亿日圆。

 

  2010-3-6 21:51

 

环球网帖子: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环球网 网友评论条 进入论坛 2010-03-04 17:24

 环球网实习记者谭利娅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4日报道,日本近日频现大量“地震鱼”,令日本担忧下一场大地震是否就要在日本发生。

 据报道,近几周来,日本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日本的河岸和渔网中频频出现皇带鱼——即传说中的“地震鱼”。日本石川县已经有十种皇带鱼被冲到岸边或被渔网捕中,富山县也捕到六只;此外,同样位于北部沿海的京都和岛根县也报道出现皇带鱼。

 传说,皇带鱼是海神宫的信使,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一场地震即将发生。此外,皇带鱼能够预言地震也有科学依据:这种鱼居住在海底,所以对地震活动极为敏感,它们在震前会表现不正常。据报道,海地和智利大地震发生后,皇带鱼也出现过。

 据报道,连日来智利、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几场大地震已使日本开始担忧,但现在皇带鱼的出现使他们的警惕性更加提高:下一场大地震是否就要在日本发生!

 

 百科名片:地震鱼

 

   地震鱼地震鱼属于月鱼目、粗鳍鱼科,名为“石川氏粗鳍鱼”。这种鱼因为鳞片易落,故看似身体无鳞,且无臀鳍及尾鳍、眼大、有齿,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属深海鱼类,全球共有39种,台湾目前只记录过1种,即石川氏粗鳍鱼,因其体型大且长相怪异,常被渔民称之为“地震鱼”,这种鱼的现身,是否和地震有关,有待专家研究。

 

分布范围

 

  石川粗鳍鱼为世界上珍稀鱼种,常年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里,极少出现于浅海。这种鱼最早记载于1901年的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物馆杂志。528日在舟山捕获到了一条石川粗鳍鱼长2.3米,重达15.87公斤。 台湾有关媒体曾经报道说,1999年台湾嘉义县瑞里乡发生大地震前,渔民在澎湖海域曾捕获过一条地震鱼。渔村相传此种鱼为"海龙王""龙宫使者""白鱼龙",在大地震前后才会出现;或许是在深海海底地壳发生变动或火山爆发前,这种鱼才会逃离深海到浅海活动,所以容易被捕捉。但此后台湾《联合日报》也曾于20001月撰文指出,在台东富岗的小野柳风景区附近海域150米深处也曾捕获过一尾,但当月却没有地震发生。 由于浙江近海海域邻近环太平洋地震带,属于地震易发地带,所以有关专家认为,对这种异常现象,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同时进行科学考证和研究。 中文名 鲱王皇带鱼 又名 勒氏皇带鱼 俗称 地震鱼 皇带鱼、龙宫使者、白龙王、龙王鱼 英文俗名 Oarfish

 

型态特征

 

  生活在五十公尺至二百公尺深海鱼,体延长而呈带状,甚侧扁,前部较高,向后渐细窄;标准体长约为体高之17-24倍。头小,眼上方之头背部陡直。体平滑,裸露无鳞。背鳍基底长,具软条6 + 345-365,起始于眼上方,前方6鳍条延长;无臀鳍;腹鳍仅一延长如丝之软条,其上具多个膜状突出物;尾鳍退化,小型且上翘,呈扇形,具软条4,下叶不明显。体银白色,体侧具许多个大小不一之暗斑。形态形质及分类地位尚待深究.

 

 “地震鱼”名字的由来

 

此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只有当发生海底地震时,这种深海鱼才会被震上来,也就会被人捕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