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基层组织。能否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团结、合作、勤奋、进取的班级精神,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的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和谐、团结、安全、有序的班级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1、上学、放学路上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坐车时要抓牢、扶好;不坐摩托车。
2、不过早离家上学,学生应按照具体情况决定上学时间;家长接送学生的一定要送进校门。
3、放学后不在校外逗留,不到建筑工地、池塘等危险的地方玩耍,要先回家向家人报到,完成家庭作业。
4、在路上,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能吃不认识的人给的食物,不能给不认识的的人说家里的情况。
5、不吃不干净食物,吃水果等必须洗干净,不喝生水,不用脏手吃东西。
6、单独在家时,要紧闭房门,做好防盗工作,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各种电器,以免引起触电、煤气中毒或火灾事故。
7、外出时要跟家长交代清地点及大概回家的时间,不能让家长着急,并准时回家。
8、不携带刀片、火柴、打火机,尖锐物品等危险玩具到校园,不攀爬栏杆、墙壁、大门,体育器材等。
9、课间活动不在校园内狂奔乱跑,上下楼梯、进出校门口不拥挤,不推搡,不滑楼梯护栏,轻声慢步靠右行。
10、在教室里,不接近电源插座;自己不要,也不推搡他人碰撞到有棱有角的桌凳等危险物。
11、不扒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坚决不能把头伸出教室或走廊的窗户外面。
1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
13、早晚自习遵守纪律,听从管理,认真上好自习课。
14、上实验课、体育课时,要严格按照老师要求的步骤和动作去做,所需设备、器材要在体育老师认真检查后,方可操作、活动。
15、上厕所时,要小心慢行,特别是冬季,要注意防滑,避免摔伤。
16、不模仿电影电视的惊险动作,不玩暴力、危险性或不健康的游戏。
17、不骂人,不打架,讲文明礼貌用语。
18、
会拨打各种求救电话,如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