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眼看戏剧  余丽琼

(2009-05-26 15:20:28)
标签:

编辑札记

                                   余眼看戏剧

演讲 余丽琼   整理  钱志慧

 

    什么是戏?就是挖一个坑,把你扔下去,然后再看你怎样往上爬。戏就是你遇到一个突发事件,你遇到一个危机,你遇到一种事情让你焦虑、让你不安,你面临着怎样解决这件事情,这个解决的过程就是看你从坑里怎样往上爬的过程。所以看戏,看的就是戏里的角色怎样从坑里一步一步往上爬,而且是凭着自己的量,不是凭着外力和其他偶然的因素。                    

    在我看来,自古至今,大多数的戏都是在舞台上演出一个事件,在事件里出现一些突变和危机,但是现代的一些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戏路,更多的反映了人性的本质,人性灵魂深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它融入了一些现代性试验的探索。所以我说戏是通过事件的发生,利用舞台上角色的手扯开人性的面纱(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工作中扮演着或领导或职员的角色,回到家扮演的是妻子、丈夫或者孩子的角色,戏就是把各种各样角色的最真实的东西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人性的本真),所以戏能够让每个人的焦虑与不安、社会的脓疮与腐浊一览无余。我觉得在所有的艺术形式当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戏更能够针砭时弊。戏是一针见血的警醒、振奋、反省、思索,是直视自己的最直截了当的艺术形式。

    那么,戏剧的源头在哪里?我们都知道,古希腊的戏剧是所有戏剧的源头,那么古希腊的戏剧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古希腊人们的一种祭祀活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酒神对古希腊人来说是农业文明的主宰,是戏剧文艺的主宰,所以他们特别以酒神作为自己祭拜的对象,在古腊,全民参与祭祀酒神是一项重要活动。活动中,有一个人要担当所有的演出任务,他就是大祭司。大祭司是最早的演员的雏形,后来一个人没有办法解决整个剧情的发展才慢慢演变成两个人,三个人,以至许多人。所以后来的舞台是越来越丰富,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是西方戏剧的源头。而中国的戏剧发展,则和西方不同。它是来自于消费文明,来自于南宋时候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消费能力的提高。那时候的主要内容是说故事。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有钱有闲的市民们的娱乐心理。当时有一种娱乐方式就是去听“讲文”,“讲文”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讲佛经里的故事,眉飞色舞、栩栩如生。慢慢地,这种“讲文”就促成了戏曲的形成。随着市民文化的繁荣,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说唱团体,出现了竞争,到后来有了文人的加入,他们不断改造完善唱腔、演技、词曲,才慢慢出现了昆曲,出现了其他一些戏剧形式。这是中国戏剧发生发展和西方戏剧发生特质的不同。总的来说,在古希腊,人们把祭祀看作很重要的全民活动,大祭司是最早的演员。其身后会有歌队,经常会代表群众对故事、事件发表评论。戏剧是全民表达情感的艺术。在中国,戏剧是从南宋时期开始出现,它来自于勾栏瓦舍中的说唱艺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是中国戏剧的特质。在西方,戏剧是形而上的,而在中国,戏剧是形而下的。古希腊悲剧有对生命的一种终极追问,是对人的一种哲理思索;但中国的戏剧,来自民间,它的产生与消费、娱乐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它自产生之日起就缺少更深层的精神去支持它。

                          余眼看戏剧 <wbr> <wbr>余丽琼

    戏剧发展到现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现代精神的戏。这些戏不是那么传统,不是把一个人扔进坑里然后看他爬上来,它更多的是一种反叛、一种强烈的实验性探索,有时候它把演唱、舞蹈融合到话剧里,形成了新的舞台表现形式,能引发观众更多的激情。反叛,强烈的探索欲与实验性,消解各种艺术的界限,极力打破传统中那个叫戏的东西,然而这种打破本身就是在建立一个新的戏剧范式,这就是先锋戏剧。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几部经典的先锋戏剧:

                     

                              《暗恋桃花源》  导演:赖声川

         余眼看戏剧 <wbr> <wbr>余丽琼

 

    久演不衰的经典。

    通过两个故事的相互打断、拼贴、交融,揭示一个主题:爱如硬币,一面是悲剧,一面是喜剧,它是人类自古至今寻寻觅觅、追求不息的童话。

            

                         《切·格瓦拉》  导演:张广天

              余眼看戏剧 <wbr> <wbr>余丽琼

  

   “最值得回味的话剧”。

    激昂的理想主义、人道主义与深刻尖锐的社会批判相映照。具极大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被称作“激情诗剧”。

    “我不崇拜任何人,但我认同切·格瓦拉理想主义的精神,因为它代表了人类的心灵,有伟大的人格力量。”——张广天

                      

                             《恋爱的犀牛》  导演:孟京辉

         余眼看戏剧 <wbr> <wbr>余丽琼

 

 “永远的爱情圣经”。

   真爱是一种坚守。

    “我希望看过戏的观众,能感到他的生命中有一些东西是值得坚持的,可以坚持的。至于爱情的结局不是这个戏里所关心的。”  ——廖一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