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画”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心理地图”研讨会活动系列报道(二)
3月22日上午9点,“心理地图”活动如期举行。今天活动的内容仍是绘制“心理地图”,但是要求上不一样了。和昨天每个人单独创作不同,今天是要大家分组绘制“心理地图”。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分为2组,每组5人;小学生1组5人;大人们分为5组,每组7人。绘画的主题由每组的成员讨论决定,这可要考验大家的合作能力了!
田岛伸二先生和季颖老师正在认真地和每组成员交流绘画的要求呢。
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创作起来了,别小看她们,她们配合的可默契了——
“我们画好了,快来看看吧!”
这幅画的是孩子们心中的“动物园”——
这幅是孩子们心中的“公园”,看他们的大合影,个个都笑得像花儿似的——

这是几位小学生的作品“水果屋”,里面有“香蕉沙发”、“草莓灯”等等,所有的东西都是水果做的,真想搬进去住啊!
看看大人们的作品呢——
这幅是爸爸妈妈们画的“上小学啦”,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们的种种焦虑和期望!

这幅是南师大研究生们画的“就业困境”,表达了她们对未来的担忧!

这幅是我们大陆编辑和几位老师画的“春游”的景象,很美吧?

这幅画的是“幸福的老年生活”,她们把自己对老年生活的憧憬都在这幅画上展现出来了!
这幅是我们两位美术编辑和几位老师画的“春天的畅想”,她们希望南京也能有美好的春天!

大家的作品都欣赏完了,可是我们的小朋友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呢?
“为什么‘水果屋’要画上翅膀呢?”
“为什么蜗牛要倒着画呢?”
“太阳公公为什么要笑呢?”
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的问题真的很有趣哦,在这一点上,我们大人差的可远了!
今天的活动就快结束了,田岛伸二先生发表了他的感想。他说:“从大家画的画来看,‘绘地图’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它不仅可以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在朋友之间、亲人之间等等关系上运用。”而且田岛伸二先生还特别强调他在这次活动中有了新的发现,他说:“当幼儿园的孩子们对大人们的画评头论足的时候,他更加确信‘绘地图’这种方法的好处,至少它给予了孩子和大人之间完全平等地进行交流的平台。”
不仅是他,我们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也是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种方法,在你困惑无助的时候它会帮助你解决困难的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