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州开元寺的故事

(2009-11-30 11:01:27)
标签:

开元寺

大雄宝殿

香炉

东西石塔

分类: 游记

泉州开元寺的故事开元寺大香炉泉州开元寺的故事宋代二塔泉州开元寺的故事东塔“镇国塔”泉州开元寺的故事西塔“仁寿塔”泉州开元寺的故事大雄宝殿和石庭泉州开元寺的故事桑莲古迹

   

    开元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是我国四大名刹之一。

    传说: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位白发白胡子老人到大财主黄守恭家化缘,请他在他的桑园建一座庙。黄守恭想推辞,故意刁难老人说:“如果三天内我的桑树能开出白莲,我就捐地建庙”。不曾想,第二天,他的桑园果然开满了白莲。这个奇迹让他目瞪口呆,知道这是佛祖显灵,自己许下的诺言,不能反悔,遂捐地建成此庙。

     我们是 2009115日从厦门出发,专程到泉州拜谒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鲤城区西街,占地面积7.8万平方,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

作为旅游景点,游客从寺西侧的边门进入。  其实,开元寺主轴线是由紫云屏、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等建筑组成。中轴线两侧还分布有檀樾祠、小开元、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及东西两座石塔。
   
天王殿是开元寺的山门,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但现在封闭不开放。
   
正殿“大雄宝殿”,相传建大雄宝殿时有紫云飘绕盖地,故又称紫云大殿。又因整座大殿有86根大石柱,故也叫百柱殿。这些石柱有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上下较细而中间略粗犹如织布的梭子)、蟠龙柱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建筑古迹。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大殿外檐下悬挂的巨匾上书“桑莲法界” 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那个“法”字的写法还真让人不认识),应证了桑开白莲的故事(如本文开头所述)。现在在百柱殿的后侧西边,还保留着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被称之为桑莲古迹。围在墙内的老桑树看起来是三棵桑树却是三树同根,犹如三条蛟龙,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张牙舞爪般延伸开来,枝繁叶茂,生气勃勃。

    大雄宝殿前有一个大石庭,是供古今官民朝拜的场所。这里香火极盛,尽管大殿内正在修缮而将佛像都蒙了起来,但许多善男信女们仍虔诚地进香跪拜。尤其因今天是观音娘娘生日,进香之人空前,香客络绎不绝,石庭上空烟香缭绕。石庭前面中间置立着一座2米多长2米多高精工细雕的豪华大香炉,八根盘龙柱支着大顶盖,就像宫殿的屋顶似的,四角站着四条小龙,脊上也雕着双龙护珠,香炉身上刻着“佛暦二五五一年”“大开元寺”等字样。石庭两边各有四棵大榕树,它们那裸露在地面盘根错节的根枝和阴翳蔽日的树冠,展示着它们悠远的树龄,据记载,最小的已有200多年,最老的则有800多年了。石庭两面排列着十余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小香炉、古经幢、小舍利塔等。香炉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导游特别关照要观赏一下戒坛四周每根立柱斗拱和铺作间雕刻的24飞天乐伎,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都是建筑艺术的瑰宝。

戒坛后面是法堂,原建于元代,现存为民国时修建的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

     开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都是五层六角形,有40多米高,挺拔秀美,据说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双塔历经风雨侵袭,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部游记一
后一篇:永定土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