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

(2011-08-03 06:42:11)
标签:

等明天

左手

当耳边风

筷子

对待

分类: 育儿

 

 

   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

 

文:培洪妈

 

 

    暑假里,每个家庭都会有来家作客的孩子,那么你们是一视同仁,还是特殊招待呢?

 

   这两次回乡下,培洪的堂弟都去他亲戚家了。后听培洪伯母说才知道,原来是去他姨姨家了,他的姨姨年龄比较大,也是当奶奶辈的人了,每天只管他们三餐饭,给他们买他们爱吃的零食,然后他们就看电视,玩电脑。有吃有喝有玩的,不用做作业。是啊,这样的日子,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不愿意滴。培洪的堂弟,本身对学习就非常感冒,每天不用学习,还有吃有玩,多好呀!可这样的日子,一开学,孩子如何适应学校的生活呢?他们这样,不是爱孩子,实际上是害孩子。

 

  是的,大多数人心里都觉得,来家的就是客,总不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管这管那吧。可我却不这样认为,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自己的生活规则,如果来家作客的孩子不用执行,那自己家的孩子就知道,哦,原来这些规则也可以不用执行,那下次他也就不会遵守了。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

 

  当然也不是啥都要按我们的规则来执行,咱们只要把握大的方向就好。最重要的是行为品德方面。

 

   我家暑假一直都有来作客的孩子,特别是培洪的表弟昊昊,在这呆了一个来月了。我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所以有什么不对之处,我一样想着法纠正。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大家看到这,是不是不敢再把孩子送我家啦!(因为暑假时,我有几个同学也想把孩子送我这的,只是我婆婆身体不好,怕我忙不过来。)

 

   昊昊有时跟我们说话时,总喜欢用“哎哎……”我就提醒他:“我不叫‘哎”,我有名字,在和别人说话前,先称呼,然后再说你要说的话,这样才显得你尊重别人。”其实孩子也不是没礼貌,只是觉得太熟悉,没必要称呼。咱们不提醒他,他还觉得挺好呢!你们说呢?

 

  睡觉时间到了,有时昊昊说不想睡,我就对他说:“现在是睡觉时间,你不睡,可以,但你不能影响到别人,躺着不说话,闭目养神就可以。”其实,孩子躺着不说话,躺着躺着他就睡着了。有时你非要叫他睡,他还一定睡呢!正因为没给他压力“一定要睡。”而是给了他缓的过程,这也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尊重他,他自然就会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昊昊不好好吃饭,我提前说好了,吃到几点就不能再吃了。话说出来了,就要做到。如果做不到,那还不如不要说。虽然收碗筷时,心里也担心他没吃饱,但我还是照收不误,在收的过程,还不忘提醒昊昊一下,中间不能吃任何零食,能吃的就是水了。昊昊也很守信用,即使中间再饿,他也不会找东西吃,但嘴上会说:“真想吃点东西呀,但我知道老姨肯定不会同意的。”哈哈!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

 

  说到吃饭,记得有一次,昊昊晚餐没吃一点东西。大家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我这老姨太过份了,特别是昊昊妈妈看了,一定很心痛吧!(心痛归心痛,昊昊回去后,还是不要让他感觉吃饭是个负担,先规定好时间,到时间就收走,)具体为了啥事,我也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他们(培洪、昊昊、培洪堂姐、培洪同学)四人玩得正好,不知为何,昊昊就生气了。带着他们四个,我偷懒没煮饭,就在外吃。昊昊正在气头上,说不吃。我好言相劝了几次,得到的答案还是:“不吃。”只好对他说:“不吃可以,晚上也没有点心吃了的,要等明天早上才有东西吃。”昊昊说:“好!”就这样,昊昊扎扎实实饿了一晚上。接下来,吃饭都能在规定时间吃完,表现很不错!

 

  所以说,那些总是为吃饭愁的父母们,最重要是你们的态度和方式。只要是健康的孩子,只要我们稍微对吃的下点功夫,孩子都会有吃的冲动滴。孩子不爱吃饭的都是你们惯出来滴!

 

  我们吃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吃饭一定扶碗。自从昊昊来我们家后,培洪发现昊昊不扶碗,就对我说:“妈妈,昊昊吃饭怎么不扶碗呀?”确实,昊昊大都情况下左手都没有扶碗,就提醒昊昊,咱们长了两只手,它们都是有相互联系的,右手抓筷子,左手扶碗,就像写字一样,右手抓笔,左手扶本子,这样才能让字写得更漂亮。可吃饭时,经常还是看到昊昊忘记扶碗,要养成一个行为习惯,并不是一天二天能做到的,有时,指一下碗提醒他一下;有时简单一句:“昊昊扶碗。”不管做什么,我都和昊昊说了:“姨姨只提醒一句。”因为,说多了,孩子会烦,如果他听,一句足矣。

 

  我为什么吃饭一定扶碗,这还有个故事。这是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我小时候的事,记得有一次(八九岁时)我没有扶碗,我老爸用筷子敲了我的左手一下,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不扶碗的时候。这边,需要说明的是,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我老爸对我痛爱有加,在我记忆里,没有骂过我。所以,我也从这件事感受到,要想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习惯,那就必须给孩子一个明确意识,这样是错的,必须要如何做?还有,在孩子面前不用总是唠叨,只要在适当时候,给孩子来一个下马威,比你每天说来说去有用得多,像我,就那一次,我几十年就再也没有不扶碗,一不扶碗,脑海里就想到老爸敲我那一筷子,而且全身感觉不自在。

 

   经常听到家长说,他们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就是不听。听了我上面的故事,相信你就明白了,那是因为你说多了,孩子已经听疲劳了,从左耳朵听,立马就把你的话从右耳朵请出来,自然就不起作用了。孩子也会想,反正,老妈就是说说,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久而久之,孩子就把我们的话当耳边风了。

 

  当然有时孩子正用心做一件事,而你要让他做另一件事时,咱们必须走到孩子身边蹲下来,让孩子从那件事中走出来,或者和孩子一起感受下他正用心做的事,然后再告诉他,你要让他做啥?这样,孩子就会很情愿的接受我们的请求。(哈,扯远了,离题了,打住!一视同仁对待来家作客的孩子

 

    思维拉回来结尾其实孩子来我们家,也正因为人家父母信任我们,他们当然希望咱们像自家孩子一样对待。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也可以让孩子觉得,他是我们家的一份子,这样,他就不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如果在你家,你随人家孩子性,随便如何都行,这行为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就难了。这不是害孩子,是什么呢?等孩子大了,人家还倒回来怪你呢。

 

   当然要注意的就是,千万不要说教,而是要站在孩子那一边,用孩子能接受的话,立场坚定表明你的态度,并让孩子知道,你要让他做的是什么事,如何做?不要你说了一大堆,孩子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