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需要家长的积极暗示
文:培洪妈
今天培洪在做眼疗时,继续他每天给医生讲故事的诺言。
原先是轮到培洪按摩时,他才开始讲故事给医生听。后演变成一到按摩区排队等候,他就开始问:
“医生,我们现在开始讲故事吧?”
“好啊,你讲喽,今天讲什么故事呢?”
“您先选择一下,是听大熊猫、老虎还是大鲸鱼的故事。”(培洪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对长辈都是用“您”,平时和我们讲话,也都是称“您”。)
“大鲸鱼吧!”
“好咧,大鲸鱼……”
后面的故事,我就省略了,说实话,也记不得多少了。看着儿子神采飞扬地说着他大脑里储存的知识,真是佩服他,一屋子这么多人,他一点都没有怕的感觉,而是讲得更有劲。说开始就开始,嘴巴一张故事就来了。小朋友们也都很认真地听,偶尔还会问几个问题,培洪都一一解答。后面那些家长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儿子,有些家长故意说:“那个男孩子自言自语耶。”其他小朋友就会搭上话:“人家在讲故事,你都不懂。”按摩完,如果故事还没讲完,他就站在边上继续讲完,才谢过医生回家。
家长听培洪滔滔不绝讲个不停,都说
“小伙子,你可以去当主持人了。”
“我不想当主持人。”
“像湖南卫视的汪涵一样呀!”
“平时我很少看湖南卫视,一般看中央台。我喜欢大兵,不过我更想当作家。”
“哇,很自信呀!”
“因为我觉得写作能带给我快乐。”
“你知识那么丰富,一定爱看书吧!”
这时我才插上话说:“是的,他特别喜欢看书。”
培洪接上一句:“我的书已经有六层书橱的书了,我的眼睛就是看书看坏的。”
“你的记忆力这么好,成绩一定很好吧!”
“还行!”
“语文是不是总是第一?”
“不一定,第一的总是我们几个人轮着。”
……
当我们走到门口时,有个家长说:“故事讲完啦,阿姨今天没听到。”
“阿姨,那我下次再讲给您听啊!”
瞧,我家培洪的表现欲强吧!去哪总是能让人马上认识他。现在如果一天没去做眼疗,第二天去,医生就会问:“昨天怎么没来呀?”有些听过他讲故事的家长也会问:“昨天好像没看到你,小帅哥。”一进眼疗中心,大家就会说:“讲故事的人来了!”呵呵,他都成“名人”了。
其实细想,培洪的表现欲,跟平时的暗示有很大关系。每次当他和人讲所知道的知识时,大家总是夸他知识面丰富,讲得好!他为了下次还能表现这样,就不断在书本上吸取更多的知识,只要有表现的机会,他就抓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讲给大家听。是啊,在他和别人讲的过程,他收获得更多,既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整理一下,又能得到大家的赞赏。自信就和他交上了朋友!让他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能说会道、知识面丰富的人。也促使他在书的海洋里不断遨游,大脑不断吸收更多的知识。良性循环也就这样产生了!
这是属于积极暗示好的一面,可如果暗示的方式不一样,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培洪班上有一个女同学叫潘可欣,个子算她们班女生中最高的一个,长得也不错。可大家都不喜欢她,还给取了个外号“潘恶心”。为什么呢?因为她总是流着鼻涕,一身脏脏滴。经常听到同学们说她的恶习,记得去年,有一次碰到她,我就悄悄对她说:“潘可欣,你看你长得这么漂亮,下次就准备一个手帕或者纸巾,把鼻涕擦干净,每天洗澡,换衣服,这样同学们一定会羡慕你,个子高,又漂亮。”听培洪说,五年级后,比较讲卫生了,没穿这么脏也没鼻涕了,可大家还是叫她“潘恶心”,不喜欢和她玩。现在连老师也叫她“潘恶心。”听得我真是难受。和培洪说:“老师这样叫,不对。潘可欣就被你们叫的,越来越无所谓。”培洪说,我们从她身边走过,她也总是要拦住不让我们过。“你想一想,她为什么要拦你们呢?”看培洪没回答,我继续说:“那是因为,她想得到你们大家的关注,想你们喜欢她,想你们和她玩。所以就这样来引起你们的关注。如果换作你,每天大家都这样对你,你又会如何?”培洪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并说下次同学们嘲笑她时,帮她一把。听着儿子这样说,我很是高兴,人真是需要大家的认可及帮助。
希望我们都能用积极暗示的方式,让孩子更加自信满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