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脑
文:培洪妈
当今是一个现代信息网络的时代,要想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必须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和学习新的技术。这自然免不了唯一的工具----电脑,提起电脑,很多家长有种谈虎色变的感觉。为什么?因为孩子迷恋电脑游戏呗。其实,我觉得孩子迷恋网络游戏,还是我们家长没有引导好,或者没有给孩子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
网络同其它新事物一样,都有两面性,给我们带来便利的一面,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会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让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育英老师和大雨老师就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他们都对孩子们给予最积极的一面;在新浪开博,结识了各地方优秀的朋友们,我们一起开博,一起相互激励,一起共同进步;像我和家人不在一个城市,网络就成了我们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可以面对面在线视频,增添生活情趣,分担忧愁、分享快乐。而同样也会带来危害利益的一面。它所传输的不良信息和一些网络主题的不良行为都会对孩子们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孩子,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只有我们家长引起重视,积极适应这一新变化,更新观念,起到监管和引导责任。
很多家长都在担心,孩子上网时间过长,没有自制力,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下降。其实问题往往还是我们家长造成的,你越阻止,孩子越好奇,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明白电脑的用途,而不是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把家中的电脑设了密码;甚至有些人干脆把网线给断了。培洪一个小记者同学就是,他妈妈怕他玩,管不住他,家中电脑和电视都只是摆设。一次他们去消防队采访,那个同学看到电脑,就利用中间休息的空隙玩起游戏,大家要走时,还舍不得走。第二次送锦旗时,那个同学竟然一直还要找上次和他一起玩游戏的叔叔,嘴里念叨着,如果今天还能玩会游戏,那该多好!看着他那渴望的神情,再联想到他妈妈所说的话。真是感觉方式欠妥,他妈妈并没有真正了解他心理的需求。这样的后果,只会让孩子对网络游戏更迷恋。现在还小些,等上初中后,如果还这样管制,他就会寻找一切可以上网的机会。到时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了。
我们家电脑在培洪脑海里主要是用来学习、查资料的,游戏时间极少。我倒是想让他接触一下,别的孩子都会,我们总也要了解一下吧。去年动员他玩小游戏,刚开始二天,他很有兴致,看到积分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我一般不太会去限制他时间,只是让他注意眼睛休息。过四五天后,他说:“这些都是虚构的,没多大意思,还是看我的书更好。”他就不再玩了。今年我一直动员他玩摩尔庄园,我是从不玩游戏的,自然也不会,就坐在他旁边看,相互探讨,刚开始那一个星期,我建议他每天做完作业玩半个小时,周末却没有限制时间,只要他作业做完就好。结果半个月后,他的积极性就开始下降了。这个星期一次都没玩,和同学交换了书看,做完作业赶着看课外书去了。 从这次让他玩摩托尔庄园来看,他做事效率更高了,而且准确率也高。并没有因为玩游戏而影响学习,他心里想着完成任务后,赶紧照顾他的小拉姆,有一个积极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特别有兴趣时,最好不要过分限制。想想刚学开车的人,而自己又还没有买车,是不是手特别痒,看到有车就跃跃欲试。更不用说孩子了,如果孩子正热钟于游戏时,你不妨和他一起玩,一起挑战。直到都玩会了,也就感觉没意思了。当然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他觉得游戏也不过如此时,他的兴趣点就会转回到现实中来。加上充满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我们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感觉。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怎么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呢?当然,孩子毕竟还小,自我约束力低些,为了更有利的监管,电脑最好是放在客厅,或者公共活动区,这样孩子就不会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发生不良网络行为。
对那些比较钟爱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来说,我们得指导孩子正确利用网络,明确上网的目的,一起和孩子做一个上网规划,包括每周、每天上网的时间以及上网的目的和内容,养成孩子守信用、重承诺的品质。同时,帮助孩子认识网络功能的多样性,引导他们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培养创新能力的工具,作为一个自由探索、丰富自我、展示自己的平台,指导他们多从事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如动漫制作、电脑绘画、电子贺卡设计、个人和家庭主题网页设计、电脑应用知识竞赛,等等。让他们感受到网络不一样的世界。所以,重要的是我们的正确引导!
我们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积极地为他们创造信息化学习条件,并积极预防网络异化现象的发生,使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富于创新、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