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人父母,切忌唠叨(少儿首页)

(2009-11-15 20:39:34)
标签:

育儿

教育

期望值

优点

分类: 育儿

   

      为人父母,切忌唠叨(少儿首页)


    父母的唠叨,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会乐意接受.特别是青春期后的孩子,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仇恨父母.那如何避免?我们又为何会唠叨呢?

 

    是呀,我们为何会唠叨呢?其实还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孩子能达到我们所指定的目标.孩子一旦犯了一丁点错误,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似的.就都忽略了错误正是孩子不断成长的表现,想想我们总忍不住唠叨.恰恰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样有效的沟通来引导孩子,启发孩子.一着急,就盲目地使用批评,责骂等负面的语言来"攻击"孩子了.却没有细想带来的后果.

 

    唠叨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说话方式.不但对于孩子危害大,对我们自己危害也很大.相信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当我们唠叨时,越唠叨越伤心,越伤心越把孩子的成芝麻乱谷子的事都想起来了,结果,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以至于让孩子觉得:反正我在你的心目中没有半点好,我就故意不做好,气死你.无形中我们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大大降低.这自然让亲子关系越来越淡.虽然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我们的方式方法不正确,起到的作用却是让孩子反感.这都不是我们所想要的.所以我们就应该下决心改掉.

 

   在决心改正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因为我们的唠叨,带给孩子的负面因素有哪些?想想孩子每天面对我们唠叨,自信心还能有多少?更不用说学习的积极性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反感我们的唠叨,而故意和我们作对.我们说东,他偏朝西,有了这种心理,还如何全身心地学习?想想我们小时候,被家人或者老师唠叨时,是不是情绪特别压抑,人一旦处于压抑状态,做什么事都不会有心思. 对于学习就更谈不上效率了.这是不是正好和我们的初衷相反呀?所以我们必须排除一切困难.做一个孩子眼中的好妈妈.

 

    爱唠叨的家长,同时也是一个操心比较多、付出很多的家长.正因为操心多,付出多,所以希望也大.而孩子往往达不到我们希望的那样,于是心里就不平衡,唠叨也就这样开始了.我们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很少关注孩子的优点.而孩子的一点点缺点,就夸张地放大几倍.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以往的看法.而应该学会放大孩子的优点.来淡化孩子的缺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我们赞赏孩子时,语气一定是和气的.眼神一定也是充满着爱.传达给孩子信息也就是妈妈信任我、尊重我.这也就激发孩子想表现更好的欲望.

 

   在这和大家分享一下:每天尽量多找些孩子身上的优点.然后一条条列出来,可以当纸条给孩子,也可以贴在家里孩子比较能看得到的地方;或和孩子一起相互找对方的优点.看谁找得多.以此来让双方想方设法表现出最棒的自己;如果今天唠叨了孩子,也在本子上一条条列出来,顺便说明,为何唠叨?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慢慢地经过自己的反思及总结,心态也会慢慢调整好。大家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不妨试一试,效果挺好.(如果我们实在忍不住要发火,还有一点可以避免,就是赶紧离开孩子,到另一房间先把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再思考如何和孩子沟通.其实等我们冷静下来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本没有多大的事.也不值得发火.所以一定不要在气头上指责孩子.) 

 

   前面说了放大孩子的优点.其实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入手,就是孩子哪方面不足,你就抓住机会表扬他.比如:孩子平时不爱看书,当孩子拿起书看时,你就夸他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孩子平时不爱和人打招呼,正好有一天主动和人问候了.你就不停地夸他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孩子平时做作业拖拉,突然有一天很快完成作业,就可以抓住机会表扬孩子懂得管理时间,是时间的小主人.等等.当着孩子的面表扬这是必须的,有时适当地在外人面前当着孩子的面也赞赏孩子近来的点滴进步.这会让孩子更加树立自信心.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孩子,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采取赞赏的方式来让孩子摆脱不良行为的.也就避免了批评。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断给自己充电, 只有让自己掌握了各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遇到情况,如何引导孩子、启发孩子.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调整自己过高的期望值,不要把我们自己过高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创新,挖掘孩子的最大潜力.力争把健康快乐排在第一位,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才是孩子喜欢的父母.   

                                             

   我以前也是一个唠叨的妈妈,回想自己现在没有排在唠叨行列中,正是因为自己在育儿方面的知识更全面了,和培洪之间有了自己独有的沟通方式,和谐相处的氛围.对培洪的期望值低了.回想二年以前自己一不看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情绪就容易失控,如果那几天比较有学习育儿知识,情绪明显就会改善很多.看儿子的眼神都不一样.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努力让自己每天都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不断体会,不断摸索.直到现在真正喜欢家庭教育带给我的快乐.以至于现在一天不学习,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的.

   希望我们所有的父母,都和唠叨说声拜拜,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为人父母,切忌唠叨(少儿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