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gn.512ms.com/mswsign.asp?mswid=44725
昨晚9点韩老师带着咳嗽还坚持给我们学员精彩上完了系列讲座十七《在亲子沟通中,家长如何给孩子想要的自由》有韩老师这种榜样火车头的带动,我们学员的学习激情会更加高昂的。感谢韩老师的精彩奉献!在些提前祝七彩阳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自由这可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拥有自由呢?每天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属于孩子自由支配呢?孩子的时间不都被我们当家长的安排好了吗?每天上学,回家做完家庭作业,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时间,可当家长的我们却以巩固知识点而另外又布置的作业、弹几个小时的琴等。这还不算,周末二天的时间孩子不是在自由玩耍,而又都坐在一个个的所谓兴趣班上。想想我们这个年龄时,如果父母这样对我们。我们的感受如何?
看完以上的现有现象,大家是否觉得该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呢?当然,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们也想给孩子自由呀!又觉得他们还小,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可又觉得不安全。所以还是自己动手得了。有这种担忧的家长,你们是否给予孩子生活中必要的防护措施呢?明确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技巧呢?比如,过马路我们在平时是不是都以身作则在绿灯时过斑马线?对于小一些的孩子是不是老说开水瓶烫不能动啊?有时你越这样强调,孩子就会觉得越好奇,越想去试一下。我们完全可以把装满开水的瓶盖打开,让孩子的小手在上面感受一下。我想孩子以后就不会老惦记着“玩”热水瓶了。所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引导好孩子。有了安全的保障。另外再把自由建立在家庭规则上,彼此互相信任。那我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没有了顾虑,那我们就应该来了解下我们到底该如何给予孩子想要的自由?韩老师分别从陶行知的六大主张:让孩子的头脑获得自由、让孩子的双手获得自由、让孩子的嘴巴获得自由、让孩子的空间得到自由、给孩子支配自己的时间、给予孩子民主的生活加以剖析。
这六种方法中我做得最不好的就是让孩子的双手获得自由这一条。培洪的动手能力弱,这都归功于我的“勤快”。培洪现在9岁,在他8岁以前很多事都由我来代替了。每次老师说:最怕碰到培洪搞卫生及做手工课了。每次培洪搞完卫生回来都讲,他今天负责扫第二组、负责擦窗之类的话,从他的言语中可以体会得出,他的积极性高及热爱。再联想到老师的话,也着实让我反思。也觉得再不让他在家里多锻炼,再大些他就该怪我了。所以在8岁以后,也就去年以来才真正开始让他接触家务。也写过一篇我我对儿子做家务的转变一文。虽然也就一星期洗二次的碗、每天的碗筷他负责摆、偶尔炒炒菜、拖地、每周日当“家长”。写了一篇炒菜和洗碗记 还上了少儿博客少页呢!给我最大的感处就是:儿子长大了,更懂得体贴我了,而我也轻松了。不再什么都得惦记他能不能做好。比如,他的短裤,他洗后。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再帮他清一下。然后表扬他比昨天洗得更干净了。那他下一次洗时一定能把泡都清干净,虽然水是浪费了,可让他学会了一项本领这还不够吗?
其它五种方法我做得还是可以的,我一直以来比较注重培养培洪的想像能力,在培洪小的时候也明白孩子在5岁之前创新思维占整个教育的80%。而孩子正因为小,不受外界事物的干忧。思想上也就没有什么束缚。加上对社会规范的无知及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思路和思维也就可以做到不受约束地思考。那时我们一家最爱看《猫和老鼠》。我们就常以片中的人物来谈论,如果我是片中的老鼠接下来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猫等等之类的引申。及看到小花之类的常和它们交流的方式来让培洪明白它们也有生命,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让它和我们交流.所以说,我们比较有用拟人的方式来让培洪发挥想像力.
让孩子的嘴巴获得自由.这一点我现在做得挺好,不过以前偶尔也会觉得培洪老跟我说些"无聊"的话而心不在焉.自从学习了家庭教育后,现在的我不论培洪和我说什么,我都会用眼睛注视着他.并且也会根据他所讲的内容来变化我的表情及应和的语言.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让儿子嘴巴解放的重要性.培洪平时是一个"小书虫"特别是刚买的新书,他一看完就需要通过和别人说来整理自己的思路.这也是我常听他说后发现的.之前也写过一篇博文:解放儿子的嘴.就像前几天回来告诉我,"妈妈,我这个学期又多了一个好朋友杨杜.他每天都会等我一起放学.""是吧,那真是一个不错的朋友."我微笑着答.培洪更带劲地说:"他和张印下课后和放学时都喜欢听我讲书中的知识.有时没讲完,杨杜还经常在第二天时还让我讲."看着培洪一脸兴奋地和我讲这句话,让我很高兴,培洪能交上如此懂他的朋友.同时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在平时的倾听上要做到更及至.
培洪现在是四年级了.也就是说,他这个阶段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学校的知识外,更喜欢到博物馆、科技馆、书店等了解更多的知识面。当然大自然也是不可少的。所以这个学期我也就把他的课余时间作了一个调整。外面的所谓的兴趣班也给减压了。也就是让他周末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也觉得我在进步,别人都是孩子越大外面的学的东西越多,我正好相反,越大外面学的东西越少。这也说明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对于培洪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从二年级后一直都是学校的家庭作业完成后的时间都是培洪自己支配,不过他一般都是钻到课外书上去了。
对于民主的生活这一条,我们家应该算是做得不错的。我一直以和培洪做朋友这一目标来要求自己。当然培洪爸也是不错,一直以来坚持俩父子以游戏为主。这一点确实值得表扬。经常上班回来很累,只要培洪说:“爸爸,我们一起玩陀螺、下棋、或者学校新兴的游戏等。”他总会说:“好。那我们就PK一下。”每每看到这情景时,我感到很幸福。当然我也会经常教儿子,当爸爸回来时赶紧去迎接他,和爸爸拥抱一下,帮爸爸拿鞋之类的。这样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就更融洽。如果遇到有什么要改正的,我们一家三口都会一起执行,而不是单独让培洪一人执行。如果我没有做好,同样也会受到制定中的处罚的。这样也会让培洪觉得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改正起来也就更容易些。我有什么不开心或开心的事,都会和培洪交流。当然他有什么事自然也就很愿意和我们沟通了。你们说,这样孩子是不是更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呢?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4)D1(EU)6Y3(GD@ZI}D[Q4.jpg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2]EKOI1~0LD8LAK_IVKC905.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