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13-11-09 15:29:22)
标签:

传统文化

福慧国学堂

管理

国学

教育

分类: 每日一学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

孔子谈论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个人在庭院跳舞,这些事都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狠心的事情做不出来呢?”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里的‘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祭祀,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的庙堂里呢?”

 

 

【圣贤智慧】

在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已经旁落到到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手里,国君成了傀儡。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季孙家族,更是作威作福,有恃无恐。鲁国是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封国,而周公又是礼乐制度的创造者。现在,周国的后人公然践踏祖宗的制度,大夫竟然僭越使用周天子的礼乐,这一切让孔子愤怒不已。对于志在恢复周礼的孔子来说,春秋末期是个礼崩乐坏的大乱世。

 

在一个乱世能干什么呢?是趁乱作威作福,还是占山为王呢?孔子用他的一生给我们讲了一个在乱世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伟大故事。孔子并非不明白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他认为那是维系人心、结束乱世的最好方法,所以他一生都不曾放弃这个信念。他在列国之间奔波游说,困厄饥馑接踵而至,狼狈之时犹如丧家之犬,可是孔子仍不断努力。有隐者叹道:“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也。”孔子的政治努力最后是失败了,可是他的精神历久弥新,是激励我们后世不断前进的力量。

 

 

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欢迎转发,广种福田。

中国企业传统文化落地系统首选品牌

微信公众平台:fuhuiguoxueta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