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标签:
管理者的境界管理智慧孝福之道教育周韵雯 |
分类: 每日一学 |
【译文】
孔子说:“子弟在家的时候孝敬父母,出外的时候顺从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广泛的亲近百姓,亲近仁者。在道德实践的空隙,则应该提高知识修养。
【圣贤智慧】
这一章孔子讲了三个层次。首先,他强调了孝悌是为人的基础,父母和兄弟是最先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其次,是面对他人的关系:要谨慎、讲诚信、尽量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在家能做一个好子弟,在外是一个善良诚信的人,这时候就需要去读书学习圣贤之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了。孔子告诉我们,人类的活动总是从最基本的家庭开始的,所以我们出生以后的第一个角色是儿女。做儿女的本分就是应该孝顺父母。然后我们渐渐长大,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也开始变成一个有更多交往关系的社会成员。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在人群中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有了这些基本的为人处事修养后,我们要是自己要再有所提高,就必须读书学习,因为古圣先贤的智慧在此隐藏。反观今天,我们片面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反倒忽视了做人处世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从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到博士毕业,许多人读书不少却缺乏一些简单的处世智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受教育的一种缺陷。看看孔子的言论,这里似乎并没有太多智慧,而是一些最简单最近本的“规则”,如果按照这些规则去办事,去约束自己,便是处世为人的良方了。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