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写《美国的秘密》?

(2021-10-23 15:00:19)
分类: 政治经济类

《美国的秘密》背后的故事(1

我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写作《美国资本集团玩弄世界经济的秘密》的系列文章,至今已过去十多年了,在写作这系列文章过程中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故事,也到了该让读者知道的时候了。我将分多篇文章,把一些秘密与故事告诉读者们。

我潜心研究美国及其国际关系问题,已经几十年。

2008年之前,我本来打算过些日子后,等我闲着的时候,以学术论文形式,慢慢地认真写这方面的书。我到美国旅游,看到的美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的等方面的深层状况,并非一些人所吹嘘的表面那样繁荣,而是各方面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但当时我的打算,准备十年以后写几本关于研究美国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资本市场……等方面的书。

2008年上半年,美国突然爆发了“房屋次级债危机”,即媒体简称的“次贷危机”,直接打乱了我原先计划。根据我多年研究美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金融体系、政治文化、资本市场特质、美国房屋市场资本运作模式、美国资本市场蕴藏的巨大危机及其金融危机爆发的规律性,以及美国资本集团的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与手段,我当时认为,美国即将爆发金融大危机,若不及时预告,并揭露美国资本集团正在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的阴谋,将会对中国金融经济和整个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于海啸式的毁灭性冲击。因为不仅是中国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买进了美国房屋次级债,连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民营银行等各大银行,在美国金融机构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忽悠下,都已经买进了大量的美国房屋次级债,(在《美国的秘密》书中有详细的数据)。更危险的是,美国在中国的学术界和金融界的代理人,还在大肆为美国转嫁金融危机的行为打掩护,忽悠中国政府,蛊惑中国的银行,欺骗中国的媒体和普通百姓。并且,中国的银行业秉持越跌越买的投资思路,还在继续大量买进美国的房屋次级债。

在这种情况下,比我预先的设想的写作计划时间大大提前,在新华网和雅虎网的我的博客上,立即以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时开始发表《美国资本集团玩弄世界经济的秘密》的系列文章。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怎么能够让广大的读者一看就懂?

我考虑到如果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用学术化的语言表达,可能很多人看不懂,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缺乏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领导干部,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性语言,更可能看不懂。如果灾难已经发生,再看懂了,很可能已经造成后果,文章发表的意义就不大了。

于是,我选择了从最初浅的问题与现象,尽可能用大家都能明白的最浅白易懂的语言,以揭露美国资本集团玩弄世界经济的方式与手段开始,由浅入深,逐渐进入极其深奥的美国资本市场深层问题,进而扩展到整个美国的金融、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战略之间的关系。我在系列文章中,不仅预警了美国即将发生金融大危机和经济大衰退,还把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五个阶段的过程与可能发生的现象,提前告知了读者,希望大家认真防范并积极应对。

《美国资本集团玩弄世界经济的秘密》的系列文章当时发表后,引发了网络上的巨大反响。很多重要媒体和一些大学在网络上,进行了全系列转载。

在我系列博文刚写的二三十篇的时候,以极端崇美派的时任中国银行首席高级分析师和留学美国的经济学家邹某为代表一些人物一起合作,不仅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还以召开“学术研讨会”的形式,竭力宣传“美国经济很强大,不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美国资本市场有很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只不过是一次假摔”……等论调,对预告美国即将发生金融大危机的警告,进行强力反驳。但是,仅仅几个月后,史无前例的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金融大海啸爆发了,完全印证了我的预警,而且及时!我在2008年预告,在金融危机中,美国将倒闭一千家银行(到2011年华尔街金融海啸平息,最后仅仅美国倒闭了1082家银行)。

我的系列文章发表,显然对中国政府和很多中国企业与公司及其投资和资产保护,起到了应有的预警作用。至今,我对此深感欣慰。

中国成为全球罕见的,能够成功地避免陷入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国家,还成为风景独好的国家:在全球经济大衰退,包括所有发达国家负增长3%15%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并且,通过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大危机的锻炼,培养了一批不再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真正懂得美国,懂得世界经济,懂得国际资本运作的金融队伍,为保卫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我把博客文章重新编辑出版,把前100篇博文结集编为《美国的秘密——美国资本集团玩弄世界经济的秘密》,后90多篇编辑为《美国的秘密——新自由市场主义兴盛与崩溃》。第三本书,因为换了出版社,编辑意见改个书名,取名《美国新全球战略》。其实,三本书是一个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