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是我老妈六十大寿,本来我家也没有过生日大操大办的传统,不过60岁总归是个大的里程碑,所以这一天邀请了家中亲戚一起到了清水河公园一休闲庄小聚。
整个公园内树木众多,规划得也比较得当,农家乐都相对集中http://s15/middle/6045059ax8b4fba152c1e&690
这个公园交通十分便利,这是公园内的小湖,远处的房子就是三环路的
http://s3/middle/6045059ax8b4fbb441cb2&690
公园内湖虽小,但还有湖心岛
http://s5/middle/6045059ax8b4fbc083574&690
我们家人到得早,所以先带上丁小猪坐船去,脚踏船,感觉不错,凉风习习的。
http://s3/middle/6045059ax8b4fc67270c2&690
http://s9/middle/6045059ax8b4fc71ba448&690
坐了船不久,客人们,也就是外婆的兄弟姊妹们,纷纷和家人来了,因为当天只有丁小猪一个小孩,所以她立马成了众人的焦点。
http://s16/middle/6045059ax8b4fce3b2c2f&690
同时,四舅婆表示,丁丁妈妈给丁丁梳的头发太难看了!重新来!
http://s11/middle/6045059ax8b4fcf243a5a&690
玩耍间,难免要用糖和花生等零食招待客人,平时由于很难得家族聚会,大家很难得见到丁丁小朋友,舅爷舅婆们纷纷用糖果表示喜爱,丁小猪自然来者不拒,吃了一个又一个,眼看吃饭时间快到了,我这个妈有点坐不住了,当即表示,现在不能吃糖了!因为马上要吃饭了。而且今天吃了很多了!此时我的大舅发话了(他也有个和丁丁年纪相仿的外孙女,我表姐的女儿):“要吃就吃嘛,你不吃不能让别人(丁丁)不吃三!我说:”不能吃了,要吃饭了,糖吃太多会产生饱腹感,饭自然就不会好好吃了。”大舅表示,不要限制孩子太多,要让孩子尽可能的愉快!”那么,怎么才是让孩子愉快呢?我一想这个话题讨论起来没几十分钟不会有结果的。而且丁小猪看着我们讨论,眼神之间的流露的表情已经是不知所踪了。于是我话锋一转不再讨论糖的优劣了,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是我们家的孩子,所以你要听妈妈的话哦,我们家的孩子不能吃太多糖的。”就这样,先树立家规,然后抱她远离了现场。暂时远离了糖果的讨论远离了糖果。
http://s3/middle/6045059ax8b4ffbadac12&690
很快到了中午吃饭时分,大家落座后,就开始用餐了,丁丁坐在我旁边由我照料。一来就表示要先吃饮料再吃饭,被答应了,吃了饮料还是不想吃饭,继续耍。我给丁丁舀了半碗白饭(只是他平时饭量的一半),然后加了她喜欢的青菜钵混合后递给她,平时也是这么吃的。可是这一次,不知是什么原因,她摇头,表示不喜欢青菜钵混在饭里面,于是我又拿个碗,舀了几勺青菜钵,因为比较烫,所以搅拌几下递给她。嘿!这一次丁小猪看着我递过来的青菜钵又摇头,瘪嘴,表示又不喜欢我搅拌了,我耐着性子解释:因为很烫,所以要搅拌。她还是不依,继续瘪嘴不愿吃。到了此刻,我就是耐心再好也忍不住了:不吃算了!声音不大也不小,丁小猪一般是听到大的声音嘴巴一瘪就哭了。哭吧哭吧,哭够了再吃。丁小猪干哭几声后还开始咳嗽以此来吸引我们注意。我和老公暂时没理她,我拿起筷子准备吃饭,此刻大舅发话了、家庭聚会引发的育儿讨论也诞生了
大舅:“哎呀,她哭了!孩子哭了你们怎么能不管呢,怎能让她一个人在那里哭呢?要去抱一哈!”
我忍不住道:“难道一哭闹就抱?那她不是盘盘都用哭闹这个招数就可以得逞?”
大舅:“要关心孩子,爱孩子。让孩子在关心中长大。”
我道:关心和爱也不是一哭就抱一哭就去哄,你以为她们什么不懂啊,三岁多,她可会耍你了!她再看你反应啦!
大舅:“总之不能不管孩子任由其哭,”
我说:“总之不能一哭就抱,等她冷静了再说”
大舅:“某某教育家说了,要让孩子在关心爱护中长大.....”
我说:“那是因为你是祖父辈,对孙女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宽容度不一样,父母不一样,父母要对孩子负责,所以有要求是自然的.......”
至此,育儿讨论告一段落 ,丁小猪也被爷爷抱起来给她讲道理,当然我也不能做个不管孩子的妈妈,直觉告诉我丁丁此刻还是需要妈妈的,于是我走过去把她抱起来,问她:你现在想不想吃饭?她看着我轻轻的点头。然后开始自己吃混合了青菜钵的饭,偶尔我也喂几口。这样很快吃完了。
饭后大舅妈才告诉我,他们的孙女涓涓,因为小时一哭闹就要呕吐,再加上这个孩子来之不易,所以他们家一见孩子哭就要去哄哄,去哄反而会很快平静,不去哄越哭越厉害。还说大舅在家里要是见到当妈的不管孩子任由其哭早就站起来责骂妈妈了......
其实今天把两代人育儿讨论的片段记录下来,并不是讨论谁优谁劣,究竟谁优谁劣不到最后又怎么知道呢?祖辈们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爱是父母辈很难做到的,他们看似宠溺,但是话说回来,宝贝们也确实在他们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接纳,这分接纳与关注谁说又是有害无益的呢?
但是从妈妈的角度,朝夕相处没有谁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我也坚定的认为,三岁以后开始启蒙,蒙以养正,在此时树立一定的行为规矩是必要的,也是效果最好的时候。我想从这个这个出发点来说,妈妈也是没什么错的。
没有谁对谁错,我最后能说只是,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不同,这样看来,大家在育儿方式上有区别也就在自然不过了。
婆婆大寿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吃喝玩乐的基本条件,还是因为这里有丁丁最喜欢的骑马活动。非常非常的喜欢骑马,有一段路马儿一路小跑跑的我心慌慌的,我问丁丁,她却说一点不怕还很喜欢。
http://s10/middle/6045059ax8b50bc7d5019&690
还有和隔壁小帅哥一起玩的场景
http://s8/middle/6045059ax8b50e82eb897&690
还是来一张和妈妈的合影吧,把美好时光全部都留住
http://s5/middle/6045059axd7128a6ada34&690
这一天,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回家,这一天对丁小猪来说过得很丰盛,光是应付的她的“为什么”已经耗尽我们的力气,当然大人们还是很愉快。外婆也高兴。
http://s1/middle/6045059ax8b50c51d601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