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强迫孩子分享

(2012-11-15 01:31:31)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孩子》2013年2期卷首

 

外婆带小福从外面玩回来,说起有个一起玩的小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因为他看到别人的东西都要,可自己的东西却护得紧紧的。“太自私了!”那里的大人都这么说他,叫自己的孩子别跟他玩。我问,那个小孩是不是2岁左右啊?我妈惊讶:你知道他?我说,两三岁的孩子,大都这样。等小福大点也会这样,可能别人也会这么说他。

 

事实上,小福早已经露出这样的本性。一次带他去公园,有个大人逗他,给我玩玩你的球吧,他赶紧把球抱在手里,那个大人又说,那我坐坐你的车吧,你猜怎么着,本来在草地上追着球跑的小福,为了护住他的宝贝,想了一个好办法:坐在车上玩球。

 

如果不是因为小福还够小,那样子实在是可爱得不行,估计也会成为众人眼中的讨厌孩子。

 

似乎我们眼中的乖孩子,都一定是要嘴巴甜甜的,见谁喊谁,听话乖巧,懂得分享的,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开朗大方的,唱歌跳舞说来就来。对于那些“不合作”的孩子,尤其是“自私”的孩子,难免心有微词。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在这样的场合,会觉得特别尴尬,面子上过不去。

 

于是逼迫孩子的事情就出现了:连哄带骗强行从孩子手里抢过东西递给别的小朋友,对孩子边指责边教育:你不能这么自私,好东西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可是,这样并没有教出会分享的孩子,反而让孩子感到了痛苦和恐惧。大多数不爱分享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自私,而是他还不懂得分享的概念,也享受不到分享的乐趣,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在心灵上逐渐与母亲分离,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在他们的世界里,什么都是我的:

我的是我的

你的是我的

他的也是我的

我正在玩的,是我的

我刚刚玩过的,也是我的

我喜欢上了,那就是我的

有人在玩的,那要变成我的

你给我了,就不再是你的

总之,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不能随便动。

 

你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你的孩子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这样一个阶段。他们的“贪婪”简直是无止境的。

你给他一把糖,他一定会一粒不剩的全部抓走。如果你再问他要,他一定一粒也不给。

他抱球的时候,一定会动用他的全身力量抱上尽可能多的球,然后分几次,把所有的球都抱到他的地盘。

本来他对某样东西无兴趣,但如果有人过来动了,那他会马上会把别人赶走,占为己有,等人一走开,他也不要了。

他玩腻的玩具,如果别人喜欢,那他会夺过来,玩上一阵子。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在建立“所有权”的概念,在他们心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这种观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而且,他们觉得,东西一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借与还的概念。

对有着这么可爱想法的孩子,对于努力在认识自我的孩子,你忍心去随意侵占他的“财产”?攻击他“所有权”的建立与发展吗?

我很不认同喜欢去“逗”孩子“戏弄”孩子,遭到拒绝后又大发感慨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的行为,我们要给孩子最起码的尊重。我也不同意为了显大方替孩子做主的做法,让孩子分享之前,征得孩子的同意。我更反对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霸气的标签。

 

豆豆在两岁左右,也经历过这样一段时期。记得那时,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很抱歉,他不同意。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我的孩子是我自己的,我要先照顾到孩子的情绪,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我知道,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自私”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甚至它是通往“分享”的必经之路。只有“自私”过,“占有”过,“专享”过,做过他们真实的自己的孩子,才能很迅速的从自我转移到他人来。相反,总是要求被“分享”的孩子,反而会对任何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因为他们没有享受过“占有”的权利,所以要弥补,甚至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也如此。

 

事实上,孩子在确认什么是“我的”之后,就会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懂得把自己和他人的东西分开,我们首先可以在家里,让孩子分清楚哪些是父母的哪些是孩子自己的物品,给他权利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一些东西,也给他限制,爸爸妈妈的某些东西不能去碰。到了外面,让他明白,别人的东西,也要经过同意才能玩。经常给他带一些小零食分给一起玩的小朋友,多带一些玩具,让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或者拿去“交换”。让孩子,主动去享受分享的乐趣。

 

豆豆很快成长为一个爱分享的孩子,并为此而快乐。现在,当他与一岁多的处于“什么都是我的”的弟弟在一起,在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乐意把东西让给弟弟,也很情愿把自己的东西给他玩。但是,有时候,他并不同意,因为他玩的正开心,或者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喜欢这样东西。这时,我会把弟弟抱开。东西是豆豆的,他当然享有绝对的处置权,完全可以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来处理。

 

我想,这才是分享的真正意义。我们不是为了分享而分享,而是享受分享带给我们的乐趣。只有在分享中得到快乐,我们才愿意与他人分享,才真正拥有自动自觉的分享意识。就像我们自己,有些东西我们视为珍宝,不会给任何人,有些东西,我们很愿意与喜欢的朋友分享但不会给其他人。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珍宝,不要强行拿走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