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
豆豆中午在幼儿园吃饭,下午接他回家的路上,就总忍不住要问问他,中饭都吃完了吗?他会很仔细地回答我,某样吃完了,某样还剩了一点,某样没有吃。听完这样的汇报,尽管有时觉得他吃得并不多,但我心里还是满意的,一来,他能清晰地表达,二来,他说的应该是真话。最近这些天,他的回答都是:吃完了,都吃完了。我反而觉得有点担心了,真的都吃完了吗?他会不会在撒谎?天哪,他会撒谎了?!我那句“真的吗?别骗妈妈哦”差点就脱口而出。。。
好在我并没有说出来,像以往一样,夸奖了他,但是,我很为我的“小人之心”而脸红。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是天真无邪的,是不会说谎的,甚至,有时他们嘴里的无意识的谎言,还让我们觉得可爱之极,他们说:“我家里有架大飞机”,“我今天看到了像房子那么大的一只狗”,他们在别人的惊讶中,找到极大的满足。但是,慢慢的,他们的谎言里,开始变得有意识,让父母开始担忧。“我们从没教过他撒谎,他从哪学的?”父母们很是疑惑。然而,孩子说谎,真的是无师自通吗?
像我问豆豆的午饭问题,如果每次听到他说没有吃完,就来一句,“你不乖哦,我不喜欢你了哦”,或者“你再这样,下次妈妈就不给你带午饭了”甚至给予更严厉的警告或处罚。那孩子有一天,肯定会为了取悦你,而跟你说:“我都吃完了。” 所以,在听到豆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反思了一下,幸好,我是从来没把“没吃好饭”和“不乖”等同起来的,我跟他说,你觉得吃饱了就行,妈妈觉得你是大孩子了,吃多少你自己决定。他在吃饭上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我吃完了”,这并不是取悦我的话。但是,我的第一反应,也彻底地出卖了我,我不是那么相信孩子,我也在担心着,稍有不慎,会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去说谎。
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从最敏锐的观察,最细致的模仿和最准确的判断开始的,他们天生不会说谎,但是,他们为什么话还不怎么会说,就先学会了说谎呢?那是因为,他一旦发现生活中存在谎言,他们很快会觉得我也可以,他们如果内心充满了恐惧,那他们就会用说谎来保护自己,他们如果发现,诚实反而得来批评,那以后就会用谎言来逃避责任,他们如果老是被忽略,他们就会用说谎来吸引人的注意。
像这样的因素与现象,几乎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不说谎都难了。比如,爸爸明明在家,却让妈妈骗电话里的人不在家,幼小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同时承诺,你做好了,我就带你去哪玩,结果孩子认认真真地做好了,承诺却不得以兑现,让孩子感到受骗。这样的事例,就给了孩子谎言一个最初的平台,那就是,父母都撒谎,那我也可以,父母的话并不完全可信,我可以不听,不信他们的话,撒谎是一件没多大关系的事。
等孩子慢慢长大,他们总结出更多的“生存经验”,孩子撒谎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对说真话充满了恐惧,如果他说真话,可能会被打、被骂、被处罚。但是,如果他们说谎话,很可能就会风平浪静,还会得到表扬。尝到一两次撒谎的甜头后,以后撒谎就成了习惯。
当然,每一个谎言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的动机,除了逃避惩罚,取悦对方,有些只是孩子为了好玩,看到对方的表情,特别开心,哈哈,你被骗了!有些是为了安慰满足自己,想拥有某个东西,就骗其他人说,我有,或者,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尤其是长期被忽略的孩子,撒个谎,挨次打,也比父母对他不闻不问要强。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说谎,第一点,当然是不要做孩子说谎的引导者,让孩子觉得说谎没什么大不了,那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孩子面前说谎,许下承诺就要去兑现。其次,去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他是在呐喊什么,是在求救什么,是想掩饰什么,逃避什么?而最重要的是,也是在所有的育儿问题上,都应该坚守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孩子撒谎,只是一个事件,不是他不乖,也不是他在针对你,更不是他的本性。坚持了这个原则,面对孩子的谎言,父母才能以最客观和最妥洽的方式去处理,让孩子不再轻易撒谎。
以一则小故事结束本文。在一个海外家庭,孩子学习中文,每天,父亲都会在孩子作业本的每行,划上一个记号,总共12行,孩子每天得写完12行的生字。这并不是多繁重的任务,孩子一般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有一天,当她写到第10行的时候,窗外同伴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了,都在喊:快出来玩,就等你了。这时,这个孩子想了一个办法,她把父亲画的最后两行记号擦掉,出去玩了。后来,父亲发现了她的小诡计,把她叫到房间里,问她,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你叫进来吗?
她回答:知道,因为我不乖。(孩子会下意识地将“不乖”与“做错事”联系起来)
爸爸回答:不是你不乖,是因为你今天很想出去玩,所以才想出一个骗爸爸的办法。(但是父母得“人事分开”,你只是做错了一件事,并不是你这个人不乖。同时说出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觉得被理解)
孩子点头,沉默不语。(给孩子反思的时间)
爸爸问: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她回答:不对。
爸爸说:那你下次还会这样吗?
她回答:我不会了。
爸爸抱紧她: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相信你,爸爸会永远爱你。(让孩子知道,尽管你做错了一件事,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像以前那样爱你,消除她内心的恐惧,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孩子就不会说谎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希望父母尽量能够成为孩子的避风港,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外界的压力,充满对生活的恐惧,用说谎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要说,你不乖,你做错了事,我不喜欢你了。永远让孩子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