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
10月份一到,满城遍地是黄瓜,提醒我们万圣节又要到了。去年的这个时候,豆豆还只负责开心地玩,今年,已经多了很多的主意。
我们的装扮还是去年的“忍者装”,豆妈勤俭持家,这套衣服至少还能穿一年,男孩子,我们就不那么讲究了。一件衣服,一年才穿一回,而且事隔一年,看上去又感觉很新鲜。
如果我有个女儿,我今年白雪公主,明年美人鱼,而且白天一套清凉装,晚上一套保暖装。不知道那个幸运的人儿什么时候来到我家呢,嘻嘻。
不过,豆豆这个“忍者”的扮相,可真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每个人看到他,都要说上一声:so cute!
当我把这套衣服从箱子翻出来,他就迫不及待地要穿上,还在镜子前孤芳自赏了好一阵子后,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要糖呢?我们白天去商场要了一次,晚上去小区里要了一次,不知道走了几公里路,我腰酸背痛,他兴奋得不行。跟着一帮大孩子,自己走到每一家门口,跟主人说trick or treat?如果碰到人端着盘子,要他们自己挑,那一定会选个绿色的,绿色是他的最爱。然后跟人大声地说:“thank you!”
第二天中午从幼儿园回来,突然看到一袋子的糖,他问我:妈妈,我可以吃一个糖吗?我说:当然可以。他说:妈妈,你为什么说当然可以?我说:因为,你每天都可以吃一颗糖,你吃完后,就把这些糖都收起来,好吗?他高兴地答应了。看着他满脸满足地吃完糖,拿着包装纸说:妈妈,明天我再吃。
傍晚午睡起来,因为他有点小感冒,本来已经很久不睡午觉的他,睡了一个半小时,但是醒来后看上去心情有点不好。他问我,妈妈,我可以吃一颗糖吗?我说,不行。他一下子哭了,我说,你哭的时候,妈妈是不会答应你任何要求的,如果你真的想吃糖,该怎么跟妈妈说?他停住哭声,哽咽地说:妈妈,请你给我一颗糖。我手里拿着糖,跟他说:这是今天的最后一颗糖,你吃完之后,不要再问妈妈要了,知道吗?他答应了。
结果,到了晚上,他突然又想吃糖,他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给我今天的最后一颗糖呢?真的是最后一颗。我笑了,跟他说:不行,我们今天已经吃完了今天的最后一颗了,妈妈不能答应你了。他想了想,说,好吧,那我明天再吃。
记得1岁多时,豆豆对吃糖,还有欲罢不能的感觉,今年,还是很喜欢吃糖,还是很有兴趣和热情,但是,懂得自我掌控了,不给我吃,我就不吃。我常常听有的妈妈说,孩子一吃糖,就打不住,这个时候,该怎么跟孩子讲道理,怎么样孩子才会听得进去?
其实,我认为,与其讲道理,不如将吃糖这件事情,平淡化。孩子天生爱吃糖,你的手里明明有糖,而他又吃不到,是很让他抓狂的事情。糖对孩子来说,本来已经是美味,但是很多家长喜欢,用糖来要挟孩子,如果你不怎么样,我就不给你吃糖,用糖来做为奖赏,如果你怎么样,我就给你吃糖。很多家长把糖看得死死的,孩子没问,就没有糖吃,问了,也要答应一个要求,做一件事情才会有。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糖更加向往。
对于豆豆吃糖的问题,我坚持原则,但是在细节上其实比较随意。我会很随意地拿出一个糖,说,来,给你一颗糖。他有时会问,妈妈,你为什么给我一颗糖呀?他"受宠若惊"的样子,让我觉得很好笑。我说:因为,我知道你喜欢吃糖呀。他问,我为什么喜欢吃糖?--这是典型的十万个为什么了。我说,那你喜欢不嘛?他说:喜欢,谢谢妈妈。我给他糖,不是因为你表现得好,你很乖,而是你喜欢吃。这就是最简单的理由。
有时,他也会突然过来,问我:妈妈,我可以吃一颗糖吗?我说,好的,给我也拿一个吧。他把糖拿过来,我说,你帮我打开吧。他用心地打开后,我们说:来,干杯!---原来,吃糖的乐趣不完全是在糖上,而是在母子的亲密无间上。亲密无间的时间何其多,比起糖要甜蜜多了,那孩子怎么只会一门心思在糖上呢?
但是,孩子永远只是孩子,他控制不了对糖的欲望,他没完没了的要求再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会告诉他,你今天只能吃几颗糖,吃完就没有了。但是,有时,我会破例给他,比如,他哭了,哭的很厉害,我告诉他,当你停止哭的时候,可以再来跟妈妈商量。我给他一颗糖,让他坚持语言的力量,而不是哭闹。
我们家的糖,都放在他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很多的时候,他都是视而不见,有时,连续好多天,他都不会想到要吃糖。我充分地相信他,糖就交给他保管,他吃的小熊维生素糖,每天都是自己吃两颗,然后把瓶子盖上,放回原处,从不多拿。
我叫他把糖分给其他小朋友,让他招待来家里的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也让他把糖分给他人。在分享的过程中,他明白,糖并不是那么宝贝的东西。
这次万圣节,要了很多糖,我要他请来家里的叔叔阿姨吃糖,我说,这是你的糖,你可以请他们吃你的糖。他很高兴地把糖给大人,觉得自己,也是有资产的人了,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