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豆豆果脯薯片价钱超市小番茄育儿 |
分类: 育儿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
有孩子前,从来没想过我也会懂得省吃俭用,不是因为我多有钱,而且一直以来都习惯了大把花钱大口吃肉的日子。豆爸更是没想过,他以前是个对价钱完全没概念的一个人,说起他买东西的故事,简直就是罄竹难书。我们俩人的父母也更是没想到,有了孩子后,曾经那花起钱来让他们心痛过不知多少回的两个人,现在竟然主动悔改,给了他们大大的惊喜和欣慰。
说起豆爸,认识他的人知道他就是这样“不拘小节”,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大富翁。他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看价格,拿了就走。他在瑞典生活了5年多,我没去之前,他从来都是在家附近的小超市买东西,大家都知道,在国外,一般超市越小,越在市区,东西就越贵的。而他常去的那个超市号称是全斯德哥尔摩最贵的超市,比20分钟车程外的另一家超市起码贵一倍以上,可是他为了图方便,就是认定了这一家,害的他有好几个同事都忍不住了,跟他说:其实,有时候省钱并不一定会影响生活质量的。但是他继续我行我素。
他也有幡然醒悟的时候,有一回,他给我打电话,说,我发现有一种小盒的番茄特别好吃,我最近天天买。我说,好啊,好吃你就多吃点。一个星期后,他又给我打电话,说,唉,我今天没买那个小番茄了。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今天突然发现它好贵啊,要40块一盒。OMG,,250G的小番茄要40块,他老人家连续吃了几个星期,我心都碎了。可是为了他也会去看价钱的表现,我狠狠的表扬了一下他,指望他能将这个偶然发现变成习惯并发扬光大。
后来,他还果真会去看价钱了,可是尽管如此,看了等于没看。因为他对数字实在是太不敏感了。比如,他有时会主动跟我八卦说某某买了个东西多少钱,第二次再谈起的时候必定是完全不同的数字,第三次他完全没印象了,如果我再问一下他,他会说他从来没听说过。所以,就算他去超市会去看看价钱了,可是他根本不记得与之可比的数字,看了等于没看。
使得我和他结婚后,我从一个不愿意去计算的人迅速成长成一个合格的斤斤计较的家庭主妇,原来这就是“此消彼长”的道理。
但是光是结婚还没有家的概念,俩人照样花天酒地,全世界旅行,虽然也没什么钱,但梦是唯一的行囊,已经足够我们快乐。老人们不停的在耳边叮咛,要留点钱,以后孩子出生了,花钱的地方多的是。豆爸的经典回答是:以后我们只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时候省下来的钱,到有钱的时候用,简直就是浪费。结果我们没有越来越有钱,孩子却是有计划的到来了。而且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豆爸对“钱”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以前他是个老板主动给他涨工资他还说不要的人,现在主动去要求加薪了。对数字的敏感度,也像是上帝突然为他开启了一扇门,也知道货比三家了,虽然还是经常会弄出一些笑话和犯一些超低级的错误,但是,这是他学会“理财”的开始。看着他有时兴冲冲的买回来几样并不便宜的“特价”东西,我也会很满意,他也会“囤”东西啦,哈哈!
以前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开心就好。所以做什么都随随便便,只要不麻烦到他,他就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他现在很少说这句话,他开始明白他的同事跟他说的,原来省钱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而开心并不是花钱就能买到的。
当然,给孩子花钱例外。昨天,为豆豆买了一个有史以来最贵的玩具,一个火车的桌子,150多刀,换算成人民币也上千了。站在玩具前,我的手里正抱着一大袋什锦果脯,豆爸刚兴冲冲的抱来一大箱薯片,50包装的。我在犹豫不决,豆爸说,反正到时还是会买的,男孩子需要这样一个玩具,不如早买早玩。于是我立即拍板,同时马上丢开手里的果脯,豆爸也很自觉的将薯片从购物车里搬出来,立马省下30刀。我们还自我安慰,这些东西,吃了没有什么用,还浪费时间。
自从豆豆添加辅食以来,大部分东西都是买organic的,豆爸总说,吃能花多少钱呢?organic的也就是一般东西的两三倍吧,一个小人儿能吃得了多少。于是我们自己喝2块钱一桶的牛奶,豆豆喝6块钱的,我们自己吃的菜一般就在中国店买,而豆豆的东西大都是从whole food这这样只卖organic的超市买的。一个苹果,果肉切成一块块的给豆豆吃,把边角料切下来,自己吃掉。豆豆剩下的饭菜,想都不想,也给吃了。豆爸说:我发现我越来越像我爸爸了。是的,为人父母都是这样,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剩下的给自己。虽然这主要是与爱和习惯有关,并不是特意去节俭。但是我们因为孩子,我确实学会了很多生活的细节,也发现了很多生活的乐趣,虽然有时会牺牲掉自己的一些乐趣,但是当孩子看到玩具兴奋的样子,看到孩子身体健健康康,每天开开心心,心里不知道有多欣慰,这些是多少钱也没办法换来的。
原来,确实如此:一个人要有了孩子才能会成熟。却没想到,孩子让我们成长的如此迅速,而且是从各方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