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0-05-10 14:41:02)
标签: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古诗教学经典诵读教育 |
分类: 教研组 |
听了戴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我受益匪浅。这是一堂充满诗意的经典诵读指导课,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平日里感到乏味的唐诗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这首古诗配乐的古曲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有异曲同工之感,出示的大漠等图片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使唐诗教学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样一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词语解释让学生兴趣盎然。如解释课题中的“元二”,戴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师:(指着板书)姓元,排行第二。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生:元一。师:(笑着说)还有一个哥哥,我们一般称为老大。我们这个班级里面有没有小朋友除了你之外还有一个哥哥或者弟弟妹妹的?有吗?(生纷纷举手)生:我有个哥哥。师:那你姓什么?生:姓姚。师:噢,那你叫——师生齐说:姚二。(大笑)师:明白了?这个“元二”清楚了没有?生:(齐说)清楚了。这样被戴老师一解释,我想在座的学生再也不会把“元二”读成“元二使”了,也就是说学生弄懂了元二的意思了。戴老师在让学生理解“奉使出塞”时,问:“你知道什么叫奉使出塞吗?”“奉了皇帝的旨意到塞外去。”“去干吗?”“去完成皇上给的任务。”“这叫作──”“奉使出塞。”“能不能不去?”齐答:“不能。”“为什么?”“因为不去做要砍头的。” 还有对“使”、“安西”等词的理解,对“客舍”一词的正音和理解,不能不让人佩服戴老师的独具匠心,学词语也能学得这么有趣,学过之后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