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人有涉江者”不是定语后置

(2013-06-29 09:06:28)
标签:

教育

分类: 备课偶得

“楚人有涉江者”不是定语后置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孙冬青         

内容提要:

从语法关系上,定语与中心语构成偏正关系。而“楚人有涉江者”却有一个存现动词“有”,按照定语后置的说法理解,“楚人有涉江者”的顺序应该是“有涉江楚人”,这个句子却是一个动宾结构,并非偏正结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楚人有涉江者”是定语后置。

关键词:倒装句  定语后置  楚人有涉江者

正文:

古代汉语中的定语位置有两种形式,一是定语在中心语前面。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有三种:领属、同一、限制,例如,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这一点与现代汉语结构顺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使文句流畅或者使中心语突出,定语可以移在中心语后面,形成后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定语后置。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马之千里者。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常常涉及到文言句式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者往往把这些常见的句式规律总结出来。《古汉语通论》一书提出三种规律,其一,后置定语之后加助词来标志。如,求人可使报秦者。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其二,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助词,使其前后两个部分在形式上具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在后置定语之后加助词来标志。如,五谷,种之美者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其三,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助词以协调语气,而在后置定语之后加字标志。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在这三种后置定语中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后置定于后面有“者”字做标志。

    也许鉴于以上观点,在实际教学中,各类教参都把楚人有涉江者”“客有吹洞箫者当做定语后置句认定,但是经过认真的比较,我认为类似楚人有涉江者的句子不应该认定为定语后置。不妨来看看后置定语的几个特点。

    一、看定语的构成。

    笔者认为,后置定语从组成上看,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单个词语组成,例如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定语是形容词凌万顷之茫然中的定语是形容词茫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的定语是形容词”“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中的定语是岌岌”“ 陆离。另一类是短语组成,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中的定语是短语能不易其志2求人可使报秦者中的定语是短语可使报秦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中的定语是短语知其事4群臣侍殿上者中的定语是短语侍殿上

    二、看短语式的定语的内部结构。

    我们先分析以上4个短语定语的结构。其1能不易其志是动宾结构,它有两个动词能、易组成,宾语是其志。其2可使报秦是动宾结构,作为动词部分较前例复杂,它是由三个动词可、使、报组成,宾语是。其3 知其事是动宾结构,是动词,其事是宾语。其4侍殿上是动宾结构,是动词,后面省略殿上的位置,可以理解为宾语(也可认为是动补结构)。由此可见,几个短语式后置定语,都是动宾结构

    三、看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及表意

定语在语法关系上,与中心语构成偏正关系,上面1234的几个定语分别限制中心语缙绅”“”“宾客”“群臣的范围,同时,我们再看看这几个定语表意,1可译为能够不改变他的志向2可译为可以出使告诉秦国3可译为知道这件事4可译为侍候在大殿上或“在大殿上伺候”。从这些定语表意上看,相对完整,且与中心语有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中心语是某事物的整体,定语所指的是事物的某部分。

以上三点的分析,关键点是后两点,按照分析得来的一般规律,我们再来分析“楚人有涉江者”“客有吹洞箫者”,看看是否符合以上要件。

    楚人有涉江者中,意为,“涉江”可译为过江涉江是动宾结构或者当做一个动作行为的动词。如果认为涉江楚人的定语,可理解为过江的楚人,这也能说得过去。涉江楚人整体上属于偏正关系,定语表意也相对完整,与中心语的关系也属于部分与整体关系,如此看来,似乎符合以上条件。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涉江前面还有一个字,我们不能不重视它的存在,翻译时也是不能丢掉的。“有”是一个存现动词,有了它,整个短语的性质就变化了。  

一看其内部关系。有涉江者则不能与楚人构成偏正关系,是存现动词,涉江也表示某种动作行为,属于动词性质,因此不能构成偏正关系,也就是说,有涉江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楚人的修饰限制成分。同时,有涉江也不能与中心语“ 楚人”构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看表意。有涉江可以理解为有过江,这样的表述似乎话没有说完。因为不能与过江发生某种关系,的后面应该是表示存在的某事物,而不是动作行为。比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如果说在句中能与其他词语发生关系,那么,只能与楚人发生关系,从人们的习惯译文有一个过江的楚人中就不难看到,有”“楚人是动宾结构,而只有过江楚人的定语。为了明晰结构关系,请看框式结构图

                     楚人

┃     ┗━ 动宾━┛       

┃       ┗━━偏正 ━━━━┛                 

┗━━━ 动宾━━━━┛  

总之,把“楚人有涉江者”说成是定语后置,是不准确的。

    同理,客有吹洞箫者,也不能认定为有吹洞箫者是后置定语。

    综上所述,楚人有涉江者客有吹洞箫者类的句子不应该看作是定语后置句,只能把它看做是一般句式。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可以意译为有一个过江的楚人或者译为楚人中有一个过江的,同理客有吹洞箫者也可以译为客中有一个吹洞箫的或者译为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也就是说,翻译这两句可以按照原来的方法去进行,只是理论上不能认定为定语后置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