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末推荐三大的养生食物

(2011-10-24 15:24:34)
标签:

美食

廊坊

栗子

鲜枣

板栗

杂谈

分类: 健康生活
http://188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0/24/15/4/u97181671_133f265fbdbg213.jpg

    上周末去了趟廊坊给营养师们做营养配餐讲座。午间大家一块聚餐,就聊开了。一同学问:这深秋季节吃哪些食物更合适呢?我是刚刚学习营养学的,希望熊苗营养师多给我们指导一下。

    这个话题问的真好!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如何掌握能吃到时令蔬果呢?那就请您到市场去逛逛、问问各种蔬果的价格比较后发现最便宜的那些蔬菜和水果,基本就是时令、当季的了。因为量大、因为本地所以少了运输费用,所以便宜。

 

              秋末时节推荐三种食物

板栗:

    走在大街上,那扑鼻的糖炒板栗香味诱惑得你不得不买上一些,只见卖板栗的那个大叔不停的在用手中的铲子在翻炒。他说:"用糖色和沙子混合,将变成黑色的沙子和栗子混合炒,一是使栗子受热均匀,二是使栗子中的糖份不容易损失。这样炒出的栗子甜香适口。"

    板栗又叫栗子,有补肾强精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淀粉,因此要是吃了不少板栗,那要记得减少部分主食。要不就热量过剩了。100克熟的板栗所产生的热量是217千卡。其中有个数值大家也许不会关注到,就是100克熟的板栗中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240ug,也是非常高的,有很好的抗衰老的作用。

    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温馨小提醒: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以免消化不良。

 

鲜枣

http://188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0/24/11/10/u97181671_133f18ab0e8g214.jpg

    这个时候吃水果首先推荐的就是脆甜的鲜枣了。鲜枣不仅甜脆多汁,而且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中有243毫克的维生素C。100克的鲜枣还富含非常高的钾元素,这可是高血压的人在这个时间段食物的最佳选择。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刚才给大家介绍板栗中含大量的胡萝卜素,其实鲜枣中也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鲜枣生吃不仅味美,还且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但鲜枣在常温下几天就会失去鲜脆的口感,所以大家购买适量的鲜枣后尽快食用完。

   

温馨小提醒:鲜枣虽然好吃,要适量食用,枣皮坚硬,不易消化,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用过多,不然会损伤胃肠,会引起胃酸过多、腹胀等。此外,还也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啊!

 

羊肉

   羊肉是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肉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而且比猪肉和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相对猪肉而言,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锌、硒的含量颇为丰富。此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羊肉热量比牛肉要高,历来被当做秋冬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10/24/14/5/u97181671_133f22b7a67g214.jpg

推荐菜肴:板栗炖羊肉

栗子炖羊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羊里脊100克
辅料:栗子(鲜)若干粒,枸杞子15克
调料:盐3克,味精2克,料酒5克,姜5克

1. 将羊肉洗净,切块。
2. 将栗子去皮取肉,洗净。
3. 锅内加适量水,放入羊肉块,旺火烧开,文火煮至半熟时,再加入栗子和枸杞,继续煮20分钟加调料服食。
小帖士-健康提示:
此菜具有补肾温阳,养胃健脾的作用。非常适用于面色晦暗、肢寒怕冷、腰酸膝软的人。

 

 

熊苗营养百科:yingyang.baike.com
服务内容有营养咨询、营养讲座、营养检测、营养配餐、
1、学校营养健康讲座
2、公共营养师培训
3、企业营养健康讲座
4、家庭私人营养顾问
5、慢性病营养预防保健
6、健康管理机构合作
7、媒体营养文章编辑
8、电视营养健康节目
还开展营养健康科普写作培训班、营养食谱制作培训班
qq:1872876756,1712501622;
熊苗手机号:189110920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