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出游怎么吃?

(2011-09-30 09:07:23)
标签:

健康

水分

矿物质

全麦面包

坚果

杂谈

分类: 健康生活

    国庆出游怎么吃?

    金秋送爽,我们马上就要迎来“十一”长假了。您为长假准备了哪些节目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打算带孩子出游。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气候宜人的季节,既能帮孩子开阔视野,也能增长见闻、陶冶情操,还能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但这些都是以饮食营养作为前提的。

那么,长假出游,您准备好“营养”了吗?

国家高级营养师熊苗温馨提示: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分,出游时一样都不能少。

不可或缺之一——碳水化合物 给足能量

旅游不仅是一项休闲、锻炼的项目,更是对身体素质的综合性考验,如果您的体能跟不上,肯定会玩得不尽兴。这就需要我们携带“能量”出门。谷物能够直接转化成能量,是出游的必备之选。其中,全麦面包、饼干都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选择时,家长们要注意,饼干一定要选择干性的,也就是说油脂比较少的,可以选择苏打饼干。这样既能为孩子补充能量,又能减少脂肪的摄入。”

巧克力也能提供大量的能量,特别是当孩子在旅游过程中出现饥饿感时,吃一块巧克力能够迅速为身体补充能量。但家长们最好选择纯黑巧克力,也就是说其主要成分是可可粉,而不是代可可粉。优质的黑巧克力营养价值较高。

不可或缺之二——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也是旅游过程中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坚果和牛奶则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是外出旅游携带的不二之选。

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E,在外出游玩时,把坚果当做能量补给的食物,是再好不过了。而且坚果方便携带、食用方便并且味道诱人,是踏青必备的好食物。但由于坚果也富含脂肪,所以食用时也要适量。如果妈妈们为孩子携带了很多种坚果,如核桃、大杏仁、花生、瓜子,那么建议孩子每种只吃一两个,避免脂肪摄入过量。

此外,提醒广大家长,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带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钙,对成长期的儿童非常有好处。建议家长选择利乐包装的整袋奶,如果孩子一次喝不完,也可以选择带有吸管的利乐包装奶品。

不可或缺之三——维生素、矿物质

外出旅游时极易出现口干舌燥的感觉,而且我们的身体对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也会增加。这时新鲜的水果、蔬菜则恰好能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水分和微量营养素。因此,广大家长可携带桔子、苹果、桃、香蕉、西红柿、黄瓜。

之所以推荐桔子,是因为句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分,而且桔子有厚厚的果皮包裹着,不容易坏。而携带香蕉则是因为旅游时,人们摄入的蔬菜往往比在家里时少,所以极易出现便秘,而香蕉可以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西红柿和黄瓜则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是外出时的最佳选择。

不可或缺之四——水分

旅游时人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因此补水非常重要。除了携带矿泉水、白开水或自己泡的茶水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密封包装的百分百果汁、牛奶等饮料,这些饮料除了能为人体补充水分外,还能提供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

除了这些,熊苗还为您推荐了三款营养套餐。

套餐一:盒装奶、全麦面包、苹果、核桃(3个);

套餐二:压缩饼干、盒装奶、桔子、大杏仁(5粒);

套餐三:酱牛肉、全麦面包、一根香蕉、盒装奶、黄瓜(或西红柿)

“这几款套餐不仅可以当做旅游时的正餐食用,也可以在孩子饥饿时当做零食来吃。如果有条件,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带一些炒熟的板栗,板栗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用来当做主食,也可以当零食食用。如果孩子在旅游时食欲不佳,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适当吃一些榨菜来开胃。”

小贴士:要营养,也要卫生

有些人喜欢在旅游时携带自制食品,如紫菜饭卷、发面饼、馅饼、素包子、红豆包、全麦煎饼、三明治、汉堡包等。还可以搭配一些方便的菜,比如水果蔬菜切好放进盒子,吃的时候用沙拉酱拌一下;也可以做土豆泥、红薯泥等备好;还可以带凉拌木耳、凉拌小水萝卜等传统凉拌蔬菜。这样会让在外旅行更添清爽口味和快乐心情。

但由于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又没有冰箱保存,这些食物如果不注意食品卫生,很容易生长大量微生物,发生腐败变质,让我们的出门旅行不快。因此自制食品中能加热的,出门前最好用微波炉加热一下,灭菌后密封保存;不宜加热的凉菜,可以多放点醋和蒜泥,起到杀菌的作用。

此外,食物放在密闭的餐盒后,最好再加一个塑料袋包好,防止漏出汤水或油渍,污染衣服和背包。

文中所提到的所有食物都适宜在旅行中食用。一家三口过节其乐融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您做养生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