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村姑回家
村姑回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28
  • 关注人气:2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识如何运作----宛若流水,不断相续 一行禅师《一心走路》

(2012-11-05 15:02:19)
标签:

深圳心理咨询

心理培训

一行禅师

觉知心理学

分类: 一行禅师文摘

    当我们可以为祖先或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走路之前,必须先为自己而走。要这么做,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心,以及我们的脚与头的关系。越南禅师常照说:“当我们了解心如何运作时,修行就会变得很简单。”换句话说,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心识正念地走路时,脚自然会跟上。
    我们佛陀说识是不断相续的,宛如流水一般。
我们有四种识:意识、根识、蔵识(阿赖耶识)与末那识。有时这四种识被视为八种,也就是将根识拆为五种(眼、耳、鼻、舌、身)。当我们正念地走路时,这四种识都在运作。
 
    意识是第一种识,消耗了我们的大部分的能量,是我们做计划与判断的“工作”识。当我们说意识时,也是说身识,因为没有脑的运作,就不可能有意识。身与心只是一体的两面,身若无识,就不是活生生的身;识若无身,则无法展现自己。
        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去除脑与识之间的错误分别。我们不能说脑识生自于脑,因为反之亦然,脑并非生自于识,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却消耗身体20%的能量,因为使用意识非常昂贵。思考、忧虑与计划得消耗很多能量。
        我们可以借由在正念的习惯中训练意识,从而节省能量。正念使我们保持在当下,让我们的意识放松,省下因担心过去与预测未来而消耗的能量。
       第二层意识是根识,亦即来自五根的识:眼、耳、鼻、舌、身五识,当我们走路时,也用到这种识。我们目视前方,嗅闻空气,耳听声音,脚触。我们有时候称这五根为门,因为一切感知对象都透过感官的接触而进入意识。根识是包含三种元素:首先是五根(眼、耳、鼻、舌、身),其次是五境(我们正在见、听、嗅、尝、触的对象),最后是我们正在见、听、嗅、尝、触的体验。

        第三层识是蔵识,是最深层的。这种识有许多种名称。在大乘传统中,被成为“阿赖耶识”。上座部成为“有分”,意思是不断的流动,象河流一样。蔵识有时也成为“根本识”或“一切种”。我们称之为蔵识,意指保存或储藏。
    这些不同名称暗示了蔵识的三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关于所处,即宝藏的“藏”,这里保存了各种种子与讯息。芥菜种子很小,当若芥菜种子有机会发芽,破茧而出,则很小的种子就会变得很大,成为巨大的芥菜植物。《福音书》中鲜明地记载:芥菜种子有能力变成大树,许多鸟儿可以来栖息。芥菜种子好比是蔵识的内容,我们看见或接触的每件事,都有一颗种子隐藏在蔵识中。
      第二个意义可以可由藏这个字加以说明,因为藏识不只纳入一切讯息,同时还保有并储藏这些讯息。第三个意义是指具有处理与转化的意思。 
  
  蔵识就像一个博物馆。博物馆只有在里边有东西时才被成为博物馆;当里面没有东西时,就只能成为建筑物,而非博物馆。管理员是负责保护博物馆的人。保存储藏在里面的各种物品,防止被盗取。但前提是,里面一定要有东西被储藏或保存。蔵识指储藏的动作,也指储藏之物,包括一切过去的讯息、我们祖先的讯息,以及其他识所接收到的讯息。在佛教传统中,这些讯息被像种子一样储藏起来。
    假设今天早晨你初次听到某种唱诵,你的耳根接触到音乐,而产生名为“触”的心所,并造成藏识波动。那个讯息,一颗新的种子,落入储藏的相续中。蔵识有能力接收种子,并且储藏在心中。蔵识保存其所接收到的一切讯息,但蔵识的功能不只在于接收与保存这些种子,同时也具有处理这些讯息的任务。
 
    这一层识的处理工作并不昂贵。蔵识无须象意识一样耗费许多能量。蔵识不需要你做太多的事,便可以处理这个讯息。因此,如果你想要节省自己的能量,就别想太多,别计划太多,也别担心太多,让你的蔵识来做大部分的处理工作。 
    蔵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运作,可以做许多事,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做许多计划与决定。当我们去百货公司选购帽子或衬衫时,我们以为看到陈列品时,有自由意志与经济预算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店员问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可以指出或说出想要的物品。我们也许以为自己此刻是个自由的人,正在使用意识去选择所喜欢的东西,但那只是一个假象。一切都已经在藏识中决定了。那一刻我们是被俘虏而非自由的人。我们的美感、好恶的感觉,在蔵识中便已经做了明确和谨慎的决定了。
    认为我们是自由的,只是个假象。我们的意识所拥有的自由度其实很小。蔵识支配我们所做的许多事,因为蔵识不断地接受、拥抱、维持与处理讯息,在没有意识参与下做许多决定。但若我们懂得修行,便可以影响蔵识:我们可以有效地影响蔵识储藏信息与处理讯息的方式,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
    蔵识就像意识与根识一样,也会消耗能量。当你处于人群中时,虽然想做自己,但还是在吸收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吸收他们的蔵识。我们的识受到其他识的影响。我们做决定的方式、我们的好恶都取决于集体看事情的方式。起先你可能不认为某样事物很美丽,但若许多人都认为它美,你也会逐渐接受它是美的,因为个别的识是由集体的识所构成的。
    美元的价值是由人们的集体想法所构成的,而不只是客观的经济因素。人们的恐惧、欲求与期望造成美元升值或贬值。我们都被集体看事情与思考的方式所影响,因此选择与谁相处便显得很重要。选择与具有慈心、智见与悲心的人为伍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日以继日都受到集体识的影响。  


  蔵识提供我们觉醒与转化的机会。这可能包含在其第三个意义中,在蔵识不断流动的本质中。蔵识就像一个花园,我们可以在那里种下花、水果与蔬菜的种子,然后花、水果与蔬菜就会成长。意识只是一个园丁。园丁可以帮忙照顾土地,并且相信土地可以供给我们花、水果与蔬菜。身为修行人,我们不能单靠我们的意识,也必须依赖我们的蔵识。决定便是在这里作出的。
    假设你在电脑上输入一些东西,这些资料都被存储在硬盘里。那张硬盘就像我们的藏识,虽然资料并未重新出现在银幕上,但资料就在那里,你只需要按一下,资料就会显现。蔵识中的种子,就像你存储在电脑中的资料,随时想要资料,只要动手操作,便会出现在意识的银幕上。意识就象银幕,蔵识
则像硬碟,里边可以存储很多东西。蔵识具有储藏、维持与保持资料的功能,使它不至于被抹除。
    然而,蔵识里的种子和影碟里的资料还是有所不同的,具有有机的本质并且可以被修改。例如,嗔恨的种子可以被削弱,其能量可以转化为慈悲的能量;爱的种子则可以被灌溉与强化,被蔵识保存与处理的资讯本质一直在流动与变化,爱可能是转变为恨,而恨也可能转化为爱。

    蔵识也是个受害者,是执著的对象,是不自由的。蔵识中有愚痴、嗔恨、恐惧等无明的元素,形成了执取或欲求的动力。这是第四层识,名为“末那”,可以被为“思”或“思量”。
末那识深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深信有一个“人”这个识,名为“我是”的感受与直觉,非常深植于蔵识中。末那识并不是发自于意识的见解。相信有个自我独存于非我元素之外的观念,深植于蔵识深处。末那识的功能是执取蔵识为独存的自我。
    思维末那识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将它理解为阿陀那识。阿陀那的意思是“执”或“执持”。想象一株藤树发芽,然后树芽回头拥抱树干,这个根深蒂固的妄执----相信有个自我存在于蔵识中,是无明与恐惧的结果,并且会造成一股回头拥抱蔵识的能量,成为自己所爱的唯一对象。 
    
末那识一直在运作,放不下蔵识,一直在拥抱、抓取或依附蔵识,将蔵识视为所爱的对象。有个假象,即蔵识是“我”,是我的所爱,因此我不能放开它。有个秘密日以继夜地存在着,深深执持这是我,这是我的,我必须竭尽所能地执取或保护,使它成为我的。末那识出生并根执于蔵识中,从蔵识升起,又回头拥抱蔵识,视蔵识为它的对象:“你是我的所爱,你就是我。”末那识的功能是执持蔵识为自己。  

鄂丽梅觉知心理学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enzhenm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