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湖之现象:未婚夫爱妈妈胜过爱我

(2009-07-31 19:44:56)
标签:

婚姻

教育

心理

心灵

杂谈

课程

智慧

佛学

健康

觉察

心理学

情感

分类: 觉知心理学
一女友即将结婚,发现男朋友爱妈妈明显胜过爱她。她说不和男朋友的妈妈一起生活的时候两人感情很好,但和这位妈妈一起生活了一小段时间就感到自己永远排到了男朋友妈妈的后边,她甚至怀疑男朋友是否真的爱她了。最近男朋友还因为妈妈和她大吵了两架,而在她看来这都是不值得生气的小事情,甚至男朋友发那么大脾气都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男朋友也和她宣布妈妈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她和他妈妈有争议,他一定是要妈妈不要她。她说男友的爸爸在他童年时候就离弃了这个家庭,现在也不知其所踪,所以她也理解男朋友对母亲的感情。但她感到很迷惑,就要结婚了,男朋友到底是否爱她,这样结婚是否可以过得幸福。
­
湄表姐分享一些观念:
很巧合,上周我刚参加了台湾周鼎文老师的家庭排列系统课程,观摩了周老师领导的20多个案,很清晰的看到了家庭系统的动力是如何在影响夫妻和亲人之间的关系。还记得周老师很幽默的给未婚青年的建议:如果谈恋爱发现女友和爸爸的关系更亲密,远胜过和妈妈的关系;或者男友更爱妈妈,和爸爸关系比较疏离,那么就要小心自己的恋爱关系了。
­
海灵格在《谁在我家》这本书中提到父母和孩子之间,和爱相关的三个系统法则:
第一:父母付出,孩子接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象其他关系中的爱一样,要受到连结、付出与接受,和适当分工的限制。和其他方面的爱不同的是,只有在付出和接受保持在不平衡的状态下,父母和孩子的爱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孩子必须面对付出和接受之间不可调和的失衡。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生命之外,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其他东西。他们照顾孩子,提供给孩子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既有好的机会,也有坏的机会。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孩子要面对付出和接受之间巨大的失衡,就算想去平衡它,也是无能为利。
 
第三:当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时,也就是说,在家庭内根据时间和功能而确定的层阶受到尊重时,爱才是最完美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要服从家庭里的层阶,就是要求他们一直保持着不平等--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
这个系统法很清晰的解释了这个女孩子的困惑。
 
很明显,这个男友承担了父亲的角色来照顾妈妈,这是出于爱。在他心理,妈妈就是他的最重要的爱人和情人,那么有哪个女孩子可以替代妈妈做他的情人呢。而在儿子的心理,女友想抢占妈妈的位置替代妈妈当他的情人,所以他愤怒,因为不起眼的小事情大骂女友。
­
海灵格在书中还提到:当家庭系统中的所有成员遵守阶层的时候,爱就能平稳的传送。家庭里的层阶必须符合三个标准:时间、重要性和功能。
 
如同时间一样,爱的流动不能够停止和逆转。孩子总是在父母之后来到系统,年纪小的总是在年纪大的后边。因而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就有优先权,孩子中大的也要付给小的多。因此,最大的孩子常常有一些报偿性特权,最小的孩子在父母年迈时常常有更多的责任。新的关系系统要比老的关系系统优先,夫妻关系要比原生家庭中的关系优先。同样道理,第二次婚姻要比第一次婚姻优先,如果不遵守这一法则,父母仍然比伴侣和孩子更重要,旧伴侣仍然比新伴侣更重要,关系就会受到损害。
 
重要性方面,家庭中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的关系,接着依次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大家庭里面的关系,最后是自由选择的团体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方面,但父亲是父亲,母亲是母亲,孩子是孩子的时候,关系才健康。
­
孩子和父母之间付出和接受,有三种常见的模式,会对爱造成伤害。
第一:孩子拒绝接受父母(现实中的父母)。如果这个男友心理不给父亲在自己心理留个位置,他内心男性力量可能就不足。
 
第二,父母想给或孩子想接受一些有害的东西。孩子必须把自己区分开来,认清自己权利和责任的范围。你的父母有权干涉你的人生,只要他们想这么做!你有继续向前的权利,无论如何,只要你认为对的事情,你就有权去做。如果妈妈拒绝儿子长大离开自己,这个儿子也永远会守在妈妈身边,而享受不到做为成年人有责任的爱情。
第三,父母想从孩子那边接受一些东西,孩子也想给父母东西。
­
如何调整去适应这些转变呢?
­
第一:选择结婚的时候,男人要学习心理上从男孩子成为一个男人,要懂得夫妻关系要比原生家庭中的关系优先。
要明白做为一个男人,自己的婚姻系统是家庭系统中第一位的,他首先要做个丈夫来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建立幸福婚姻负责,同时也保证为将来的孩子建立一个幸福家庭而努力。如果他以母亲为大,那么心态还不够成熟到建立一个幸福家庭。他要明白为了伴侣之间的爱,必须放弃最原始、最亲密的爱--小时候的对父亲母亲的爱。不论是爱恋或者愤恨,一个男孩子只有在摆脱对母亲的感情依附后,他才能全情投入于伴侣之间,成为独立的男子汉。一个女孩对父亲的依附,也必须把她交给伴侣,变成一个成熟的女人之前告以段落。为了确立成功的亲密关系,我们就必须牺牲和转移儿童时期对父母的连结。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心身。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雌威下,他可能以后会成为一个感情骗子和调情高手,但他无法成长我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关系的男人,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爸爸,也无力维持一段平等的男女关系。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的、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男人。
­
第二:同时,这个男人要带着妻子共同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尊重,承诺对母亲的照顾,让母亲安心。但心理上他也要明白:孩子对父母的爱永远是失衡的,抵不过父母给孩子的爱,这种失衡是通过把这样的爱延续给下一代来平衡。如果他为了平衡母亲给予自己的爱来抹杀对妻子的尊重,把对母亲的孝敬和照顾要求为不加任何判断妻子都必须听从母亲的意见,不能有任何冲突和矛盾,否则就惩罚妻子,那么妻子是得不到成年人的尊重,这个男人是对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的,这个婚姻是不完美的,婚姻生活可能会矛盾重重。父母是可以给予孩子很多要求的,但选择是否接受,权利在于成年子女。
­
第三:女孩子向我提出这个问题,说她是否可以和这个男朋友结婚。我回答说:当然可以,如果你真心爱他,那就接纳他并乐意和他一起成长,同时也承担和承受所有选择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
­
声明:本人观点时效性仅限于当下写作一刻。任何理念切勿当信条理解。真理来自个人觉察和了悟。认同、不认同、接纳不同选择权利在于你自己。
2008-1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