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思考之回味篇

(2010-11-11 15:53:00)
标签:

人生

思考

哲学

分类: 社会人生

人一生之过程,无非是自呱呱坠地开始走至弥留进而撒手人寰。这期间无论是成长、进学堂、入职场、走婚姻、悲亲朋还是拼名利,无不会成为一首首人生绝唱,虽无有作家笔下之艺术性却又是超越文学艺术之绝笔。回顾人一生,畅然、悔恨等涌上心头,却无有了往日之切。故此,人弥留之时常不愿回忆悔恨之事,假若之态常有,但尽力回避,只想看看眼前后辈、亲朋正为己痛惜流泪便满足而已,接下来就是带着复杂心态却无可奈何地驾鹤西游去了。

       人死后,如同省略号,有无尽的思念,这是对亲朋而言;又如一个大大的叹号,有同僚们的惋惜与谩骂,这是对领导而言的;又如一个问号,这是相对于人生无常而言;还是一个问号,这是相对于关心者而言的;还犹如应该新开始,等于一所学校毕业,进入另一所学校学习,这是对于天堂、地狱而言的。

      人生在世,常愿与经验者相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最好例证,意为有能人扶持而会办事事倍功半。人们谁不愿步入某人悲惨后尘,而愿来个锦上添花。

      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是好多哲人谈论过的问题,实际上说到底: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为了风光地死。怎么死?死后让别人说什么?死前吃什么?穿什么?于何种异性同穴?......至于死后去哪了,谁也无法看到,只是无可奈何地用遗嘱形势加点希望那样罢了。

      谈到死,死法有多种,有自然死、病魔死、意外死、执行死、自杀死、被杀死等等。人们大多数无法知道自己如何死,也无法计划怎样去死,不到一定程度认识不选择主动自杀这种唯一能实施计划的自我死法。

       人生在世,角色多种:孩子、父母、职员、领导、丈夫、妻子等,怎样去做好,怎样才能不走弯路,怎样不犯人生大忌,这是我们走向死亡,开创美好生活过程中需要深可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