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孩子教育原创杂谈 |
分类: 时评杂谈 |
95后男孩砸ATM机自救说明啥
新闻链接:话说一95后小伙从安徽到上海找工作,只带了100元现金。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两天没吃饭,饿得不行。情急之下便砸了ATM机,并自己按了墙上的报警器,他希望民警把他带走,能到派出所吃口饭。
看罢这条新闻,一则感觉小伙子的举动着实荒唐,二则也说明了当下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误。特别是在国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左右下,很多家长对男孩特别是唯一男孩是极度宠爱的。
孩子从小养尊处优。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上学了,家长要求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其它什么事请诸如背书包、拿水杯这样的小事也是家长代劳,就算孩子喜欢干也不让干。更有甚者,花花曾见过上小学的男孩在外面吃早餐,还由家长喂食,夸张不?长此以往,就算再乖的孩子也会养成懒惰习惯,而且认为家长的帮忙是天经地义的。久而久之,孩子除了学习,自理能力没有,生活常识、生活经验没有,一旦走向社会,一旦遇到挫折,只能是头脑一片空白或异想天开,干出诸如砸ATM机进警局求口饭吃的荒唐事也就不足为怪了。
宠爱过度,造成孩子生活常识极度缺乏。20岁的成年人,就算不读高中,起码初中会毕业吧。安徽到上海少说也有好几百公里,要出门找工作,交通费用多少、吃饭要花多少钱?临时住宿要多少钱?就算是逃出家门的,事前也要向周围的同伴打听、了解,计算清楚并做好准备。带100元现金出门,退一万步,就算你能顺利找到工作,老板也不可能马上发工资给你,你靠什么来吃饭?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难道就没想到这些?
宠爱过度,造成孩子自理能力极度低下。找不到工作,钱也花光了,没饭吃,饿肚子。这一连串的问题,按理说,对于一个快满20岁的成年人,应该会知道怎么办。自己有手有脚,哪怕是找个临时工干干,或去小饭店洗洗碗,也能混口饭吃。再退而求之,就算去乞讨,也会有人伸出同情之手,给你一元几毛钱。还有当地的救助站呢,你向过路人打听打听,到救助站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在未能得到家人资助的情况下,一餐两餐饭救助站还是会管的,除非是小伙子当时饿晕了头,脑子出了问题,才会出此下策。
宠爱过度,造成孩子法制意识极度薄弱。平日,看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学频频冲红灯,其本身就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何谈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虽然砸ATM机进警局也是一种自救方法,但只要你砸坏了机器,就是破坏财物,严重的就构成犯罪,留下案底,影响自己的一生,这不是法制意识薄弱吗?!
诚然,像这位仁兄砸ATM机进警局自救只是极个别案例,但足以让其他家长警醒和引起高度重视。孩子的智商培养固然重要,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品格形成更不容忽视,且要从小抓起,从日常小事做起。
而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良好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主要是经过后天培养的。据说3至12岁是品格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家长的眼睛不要再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着重孩子的思想教育。家长对孩子的爱,要爱在心里,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让孩子参与做;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注意向孩子灌输生存能力常识和法制知识。记得小时候,奶奶总是用朴素的语言教育孙子们:一个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不要吝啬,今天用了,明天还会有,要爱劳动,才能有收获,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姐弟几个也牢牢记住奶奶教诲。放学了,小小年纪不用妈妈吩咐会主动干家务,假期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而我们姐弟几个也没有因为干家务或参加其它劳动而影响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