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危害大

(2014-03-18 18:34:56)
标签:

家长

孩子

教育

原创

杂谈

分类: 青葱校园

 

感谢博乐倾湮将花花博文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青春校园栏目

 

 

 

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危害大


 

据新华社专电称,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影响儿童小脑发育,孩子长大后容易罹患精神疾病。

 

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借助成像技术扫描581719岁志愿者的脑部,并让他们的父母回忆孩子出生后至11岁期间经历的家庭问题。这里的家庭问题指父母间的争吵,言语或身体暴力以及家庭成员间感情淡漠或缺乏沟通。

 

结果显示,那些11岁前经历“轻度到中度”家庭问题的孩子,小脑部分较小。小脑关乎技能学习、压力调整和感觉运动控制。英国《每日邮报》19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小脑较小可能增加日后罹患精神疾病的几率。可见,其危害程度之大不得不引起家长重视。

 

可看现在不少家长,根本不正视这一问题,也许是不知道有如此严重后果。往往当生活琐事上、教育孩子问题上、感情上出现分歧时,就会忍不住不分场合、时间、地点,甚而当着孩子面争吵起来,更有甚者还大打出手,吓得孩子不是哇哇哭叫,就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躲在角落里发抖。

 

花花楼上就有一户人家,两公婆带着一个孩子,也不知道是为啥事情,隔三差五就能听到他们的吵闹声及孩子的哇哇哭喊声,让左邻右舍也不得安宁。

 

上个星期周日,我到菜市场买菜就碰到如下一幕。一个老阿婆带着不是孙子就是外孙也到菜市场转悠,未见她手里提着菜,也未见谁碰着她,可她就在一旁声嘶力竭的骂人,说猪肉佬碰着她了。双方互不相让,声音越吵越大,小孙子站在旁边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我既为阿婆担心,怕老人家一时激气引发什么疾病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又为孩子担忧,小小年纪要承受这样的矛盾干扰,留下阴影。

 

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道染缸;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谨记你是孩子的榜样,你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家长的行为,每天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引导着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一则公益广告,给人印象深刻:一个中年妈妈,在床前给自己已经年老的妈妈洗脚,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旁边看着。一会儿,这个孩子也端着一盆水,喊道:“妈妈——洗脚——”。

 

它告诉人们,家风是代代相传的。

 

试想,一个整天处于吵闹氛围家庭的孩子,她的脾气能温柔吗,她的性格能好到哪里去?!

 

据说,有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擅长于“国骂”,张口闭口“他妈的”,多次批评,不见成效,于是决定到学生家中去家访,想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谁知老师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孩子的父亲就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他妈的,在家里就他妈的捣蛋,光知道他妈的看电视,什么活也他妈的不干,不知道他妈的在学校怎么样。我跟你说,如果他妈的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你尽管他妈的给我揍。“

 

老师见状目瞪口呆。原来根源在这里。你看,言谈举止的行为习惯也是很容易被“世袭“的。父母身上不良的品行,诸如懒散、粗鲁、急躁、狭隘、势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往往更容易被继承,因为“坏品质”总是更有活力和传染性。

 

我和老公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就算在生活上、孩子教育问题上遇到多大分歧,都不会在孩子面前争吵,只有等到孩子不在家时,或晚上睡觉时才小声交流看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由此,我们可以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你想培养孩子做个温柔、善良、有礼貌的人,那么家长首先要在家庭营造和谐氛围,远离冲动、粗暴,远离争吵,让孩子免受其害,快乐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