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养老原创杂谈 |

感谢博乐孙鹏将花花博文推荐至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老人要顺应潮流转变养老观念
文/
花花单位有一84岁高龄离休老干部,因疾病已双目失明,并伴有老年痴呆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他育有2子2女,女儿出嫁,大儿子搬出去在同一大院居住,小儿弱智,跟父亲同住。妻子早年过世,他曾想再娶,可儿子、儿媳极力反对未能如愿。随着年事已高,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病情发作时,不分白天黑夜,敲门打窗,大声呼喊,既搞得家人束手无策,也严重影响了整栋楼干部职工的作息时间,大家怨气纷纷。
意见反映到单位,作为管理的人事干部,积极和其大儿子沟通,出谋划策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同时提出是否可以选择将其父亲送到养老院居住。殊不知他儿子说,他老爸死活不愿到养老院去,说如果送到养老院就是卸包袱,没孝心,搞得他儿子只好作罢。
说实话,在现阶段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老人的养老问题确实令人头痛。8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2个年轻人未来要负担4个老人的赡养任务,而立之年的ta们,上有老要服侍孝敬、下有小要教育抚养,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压力大,既要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又要照顾双亲老人。老人没病身体健康还问题不大,一旦遇到老人患病长期住院,子女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在私企上班的年轻人,连请个假都不那么容易,怎谈得上服侍照顾生病老人呢。
作为父母,我认为要顺应潮流转变养老观念,替子女着想、分忧,条件允许就到养老院养老。其实,现在的养老院还是不错的,体育、娱乐、医疗设施齐全,那里人多热闹,有伴说话解闷,生病有专人护理。子女有时间则到养老院探访,节假日方便的话还可以接老人回家居住数日。这样,既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子女也轻松不少,多好呀。
我有位同学父亲去世后,母亲也不想跟子女居住,而是选择到养老院去。周末有时间,同学就煲上靓汤去探望母亲,说说社会上的新鲜事,唠唠家长里短,老人觉得在养老院不寂寞,非常习惯开心。
话说回来,做子女的千万不能抱有甩包袱的思想,把老人往养老院一推了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去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因此,就算老人到养老院居住了,还要时刻惦记着,尽量抽时间去探望问候,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关爱,让浓浓亲情浸润就像在家里般温暖。这样,老人才会安心养老、颐养天年、健康长寿,这也是做子女的福气。
养儿防老,国人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可随着年轻人的视野开阔,现在不少有条件的家庭子女已选择到国外留学、工作,养儿防老观念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老人离子女越来越远,且老人不愿意到国外去的情况下,那到养老院养老就是很不错的选择。这样既解除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也让自己有人陪护照顾。
相信,随着政府日益关注、重视老人养老问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将会惠及更多老人。老人也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节拍,顺应潮流,有条件的,能在居家养老当然好,条件不允许的,选择到养老院养老既不是子女没有孝心,也不是丢人脸面的事情。只要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将会越过越舒心、越过越幸福,越来越健康长寿。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