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地上的非凡较量

标签:
群众性的篮球运动文化 |
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那会儿,家门前不远处的操场上就有了一排排篮球架子戳在地面上。虽说场地都是黄土场子,倒也被收拾的很平整。三五成群的篮球爱好者,总是争来抢去的跟这气揣的皮球过不去。慢慢看久了,我们这群孩子拿个闲置的球后,踅摸出块空场地也开始上场模仿人家玩了起来。
对孩子来讲刚开始别说是单手投篮,就是用双手鼓足了劲也扔不到蓝筐上,人家管这叫做是“三不沾”。虽说屡屡遭受来自大人们的讥讽,在贪玩心切的驱使下,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却从没泄劲。拿着爱不释手的篮球在地上拍个没完,一边拍球,还一边数数,总要比出个高低输赢来见分晓。除非天色黑的实在是看不见了,即便是人家紧追着要球,孩子们你传我递的绕着场地一通疯跑,除非是倒地后喘不上气来时,否则,绝不会把篮球给轻易地交还人家。哪怕那些大人们板着脸一通乱吼,面对我们这群“皮孩子”却也无计可施,更何况“强龙还压不住地头蛇”呢,大黑天的我们“轻车熟路”往犄角旮旯里一钻,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成人也无可奈何了。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不但是与大人们混出了个半熟脸,还在不知不觉中就玩篮球染上了瘾。此后,只要逮着空我们这些个男孩子保准是在篮球场上扑腾个没完没了。好不容易才算是学会了带球上篮和定点跳投,什么叫虚晃、什么是传递、什么是走步、什么则会被裁判认定是犯规和违例,这种玩瘾一上来就连平日里惧怕的家长也吼不住,宁可为晚回家门而接受挨打,也不打嘴里吐出再也不去玩篮球的悔过誓言来。随着球技的不断提高,像胯下运球和弹地反传球都日渐精进,小伴球友之间的配合动作也愈加默契许多。最让人扫兴的就是下雨天了,这露天球场上的积水不干透,人的脚印在上面一踩,满场坑洼不平泥池子就算是成型了,能生生把球场平整的地面给毁到家了。
每到夏季出现这种让人难以收拾的现状后,学校都会从农村里请来正经八百的老农,人家拿着平整场地用的家伙事,像四尺钉耙、铁锹和镐以及带网眼的筛子,用切碎的麦秸秆拌上生石灰和炉灰渣子,搅合成标准的“三合土”后,铺撒成均匀的一层土石料,用人拉石头碾子的方式,把整个球场给碾压的是极为平整,为能不存雨天积水而毁坏场地,农家老汉将这一块块场地夯实成了中间略高,四周略低和周边带有排水沟的艺术杰作。这活计可是城里人一无是处和望尘莫及的巨匠手笔呀!往后,有手眼通天的大能人居然给球场上安装了灯光,从此,每晚球场上那咚咚拍球砸地声音便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围观者的叫好喝彩声更是令人感到闹心了,而倒霉的都是家住在附近的住户们。
在男孩子体格发育阶段,整天在篮球上地上奔奔跳跳的一通折腾就没有不长个的。甭管是半场球、还是整场球打下来,大运动量直接导致人的食欲高和饭量大,那会儿各家的粮食都不富裕,饿极了、也加上是因大量出汗而渴极了,只能是就近找个自来水龙头一通嘴对嘴的猛灌。为了能给自家省些不耐穿的球鞋,球场上光脚和光膀子的人有的是,要不是嫌寒碜的话,打球光屁股溜的主都能有。玩球的人都讲的是手感要好,罚球区以外的命中远投算是项绝技。这没有教科书和计算公式而言,凭借的都是自身的勤学苦练,球出手的那一刻行家里手就知道有没有命中的可能,这神奇的一投完全靠的是一种长期修炼的感觉,三步上篮与空中延时滞留凭借的则是过人的弹跳力,打球时人的肌体与骨骼均在超能力的发挥中,都要借助脚弓和球鞋的弹跳力,对那些长大成人的孩子来说,谁能拥有一双正宗的“回力”牌球鞋穿在脚上,那简直就是让众人羡慕之极的炫耀物,而与日俱增的球瘾就如影随形的根植在了身心里。
这个子高的相对于个子较矮的人打球时的确占便宜,但大个子身材的人,都被别人戏称为是瘦高挑。由于多少都有些笨拙而反应慢,运动起来要比那些矮个显得吃力,球场上跑几个来回就会呼哧带喘地张嘴叨气,虽说这肺扩量是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但随地吐痰的恶习也在不经意间养成了毛病,戳伤和扭伤以及在争抢中磕破点皮肉都纯属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一桩,球友们没人会为此而去医院的,做多就是用嘴给吸允一下,借自己的吐沫给稍加润湿来止血,那种“轻伤不下火线”无所畏惧的精神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在人们世俗的眼界里,高个人若是不去打篮球,真是无端给糟蹋了一块好材料。虽说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但天生的遗传的高个子,只要肯为之而付出努力,就没有借势而获取成功的道理。只希望在篮球地上的非凡较量,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