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倍受人冷落的书写字迹和笔砚

(2013-01-07 07:37:10)
标签:

笔墨功夫此消彼长

杂谈

                                                 倍受人冷落的书写字迹和笔砚
   如今,随着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书写时的习惯,就连硬笔写字也是日趋减少且大不如前了。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同样是寥寥无几,如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话,将让那些识文断字的人会更加喜忧参半了。

   古时文人墨客信手拈来的毛笔大字,已被子孙们给撂荒搁置的差不多了。小学生用田字格纸描红模,用砚台研磨或是用墨汁书写大字的临摹课程也都是“徒有其表”的走走形式而已。能按部就班且循规蹈矩练字的人,常会被他人给误解为是大脑积水的患者。简体汉字工整流畅的书写方式,已是步入了极其令人尴尬的窘迫境地。尤其是那些在手机触摸屏上用手写方式输入汉字的人,常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和众目睽睽之下,脸上表现出若有所思和极力想字时候,那种堆积出的困惑表情,实在是让旁人不敢恭维并对此是哭笑不得。当练大字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时,硬笔书法也就好不到哪去了,乃至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羞于当众动笔写字,实在不得已时除了签名,用手划拉出来的那笔字迹竟然潦草到让人无法辨认。老祖宗若是在天有灵的话,非跳出来用戒尺打手板惩戒不可。

   现在什么都讲锐意进取和加速发展,但写字还终须要一笔一划的来运笔生成,毕竟在常人里边能奋笔疾书和一挥而就的圣贤为数不多。一手好字,不但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增长见识,还能起到妙笔生花的收效。这本该人脑博学强记的事情,现如今都让电脑给代劳了,久而久之焉有不颓废的道理?过去的学生都上过听写课,不但要经常默写,还要借助查阅字典来填补知识,遇到不会写的常用字和错别字时都会受到责罚,一个字在田字格本上至少要抄写出一整行来,赶上生僻字都要用汉语拼音进行标注,字迹不好或是笔画出错都会受到纠错语文老师指名点姓的批评。而现在只要动动手指敲打键盘或者是轻触几下屏幕,即可得到带有联想功能的词组,只要是扫上一眼便能随意选取并加以应用。选字的效率的确实高了,但模糊的意识也随之而来,难怪人们常会借用口头禅“大概齐”在认字上互相推诿,唯恐会被别人所耻笑而落下话柄。

   在得失之间真是一对儿难解难分的冤家,而世人又都有顾此失彼的习性。我觉得语言文字不但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标志,还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为何写字课却只是在小学期间去认知和掌握,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里反而成了闭关自修与可有可无的举止?动手提笔写字是让人有些劳累,语音汉字输入软件系统的应用,则让一些懒人从笔墨中解脱了出来,以致一些疏于动笔的人就连正确的笔画都分不清楚了。这种现状实在是令人堪忧啊!

   以笔者之见;唯有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方式进一步地强调或进一步地深入分析,语言文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起到的作用。人们每天所思所想所讲的话和所写的字,语言文字并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还肩负有更深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还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尤其是这些手书的文字瑰宝不应再受到来自人们的那份冷落了。


倍受人冷落的书写字迹和笔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