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当年养鸡的那些经历

(2012-09-04 07:01:51)
标签:

饲养雏鸡

母鸡生蛋

公鸡打鸣

杂谈

                                                忆当年养鸡的那些经历
   早在我儿时那会儿,曾居住在学院里的家属宿舍楼群中,人置身在舒心静逸的环境里有时会感到几分的冷清,家长们似乎整日都在忙于上班去工作,为在闲暇无事中打发过日子的时间,家里在开春的季节便添置了几只购买来的小雏鸡,浑身带毛的小鸡子就像个黄绒球似地被安置在了空置的纸盒里,用几张草纸做铺垫算是落户入住了。

   孩子的心总是被好奇心所驱使,我几乎是整天都在惦记着这几个小玩意儿,得空就会跑过去掀开扣着的盒盖看看这几只活宝的摸样,雏鸡在感到饥饿要食吃的时候,总会发出唧唧咋咋般细嫩的声音叫个不停,于是我便瞒着家人偷偷拿小米不断地给投喂,因担心小鸡会缺水而口渴难耐,又找来装蛤蜊油用的空盖盛水给这些小家伙喝,没曾想到的是这份好心却办成了坏事,几只小鸡不多时都因拉稀脱水而相继死亡了。后来才从邻居家的一些老人们那得知;绝不能给小雏鸡们喂水喝。无知导致了这几只小生灵悲惨的结局,我也是头一次感到了什么叫做惋惜和懊悔。

   好在是没隔多久,家里又给购置了几只小雏鸡,按照“约法三章”之规定;我只能观看,而不能再做什么出格动手脚的事情了。小雏鸡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好在麻刀草纸吸水力强,能将小鸡拉出的稀汤粪便给消化的所剩无几,每天给换几张干净的草纸就算是收拾好鸡舍的房间了。不经意间一转眼的功夫小鸡们就长得变样了,身子骨逐日见大,昔日里的黄绒团竟然换成了一身白色的羽毛,全身上下除了赤裸在外的尖嘴和双脚还呈现黄色,其余的部分都被靓丽的白色所取代,直到这时方才知道这些有模有样的小鸡叫做是来亨鸡。据说还是从远在国外的意大利给引进的优良品种呢!

   鉴于这几只小家伙日益增长的块头,原先纸盒子做的临时住所已很难再让小鸡栖身了,不得已在楼下墙根处用捡拾来的废弃砖头为它们搭建了“砖瓦房”式的高级住宅。每天用摘出来的菜叶子洗净后剁碎掺入棒子面喂食两次,白天敞开鸡舍的笼门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去土里刨食吃虫子和蚯蚓,傍晚时分这些鸡都会自己回窝归巢。日渐长大的来哼鸡能让人一眼就区分出公母来,人们出于让母鸡产蛋的缘故,通常都会只保留一只公鸡,而母鸡则会有数只不等,只要鸡窝里还能够容纳得下和喂养的起,能生蛋的母鸡数量则是越多越好。在那时购买小鸡的时候,人们为能区分出雌雄会抓住鸡腿给其倒挂,看鸡头朝上扭的就认为是小公鸡给甩掉,垂头向下的被认定为小母鸡就会保留下来,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并不靠谱、也不科学,为此而看走眼的大有人在。

   母鸡回窝生蛋这是天性所至,个别时候也有在外边产蛋的事情发生,我们这群常在家门口玩耍闲转的小伙伴,时常能在草丛和树颗儿里捡拾到余温未散的新鲜鸡蛋,就像是荣获至宝似得赶忙一溜烟的小跑给拿回自家中去,别看那时各家各户养的鸡长样都很近似,作为外人很难将它们给区分出来谁是谁家的鸡,但各家的孩子们却能轻而易举的辨认出这些鸡的归属,那个孩子要是误捡拾了别人家的鸡蛋,一群敢于仗义执言的孩子就回去登门讨要,如此看来公道自在人心啊!那时还作为个半大孩的我经常被别人家叫去帮助杀鸡,少不经事的我还以为在助人为乐做好事呢,由于杀多了、于是手法麻利动作纯熟,一时半会儿的竟成为了闲不住的“大忙人”。虽知杀生不好,却也是无奈之举。

   养鸡自然会有养鸡的乐趣,但也有接踵而来的不少烦恼。当各家各户都沉醉在养鸡的热潮时,令人不寒而栗的鸡瘟也随之而在传播,鸡笼里和野地上到处都有染病后死去的芦花鸡、来亨鸡。大油鸡的身影,在那会儿,只能是找个荒地挖个坑给掩埋了算完事。当年,最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就是忽然间兴起的“打鸡血”了,那些大爷大妈们,甚至还有许多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太太们,都会用蓝筐装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夹在腋窝处到医院里去抽鸡血,再让大夫给打倒自身的静脉里,说是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和防治许多种疾病,一时间大公鸡又成为了人们竞相追崇的宝物,就连那些能隔日产蛋的母鸡都会被羞臊的不成样子。无论是会生蛋的母鸡,还是能够打鸣叫早的公鸡,只不过都是滋养人体的产物,与生俱来放弃了自由飞行的鸡,命中注定只能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已。

                                               忆当年养鸡的那些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撰文(七言)
后一篇:惜别(五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