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时隔很久的今日,恍惚间忽然想起了早年间曾常吃过“鬼子姜”的这回事。那时家里房前的空地上栽种了些名不见经传的鬼子姜,地面上的绿植与黄花也许并不招眼,秋凉后便可从土层中刨出和挖取那些成形的块茎,浑身裹满泥土的肉身乍一看并不受人待见,用清水浸泡洗净后鬼子姜才展露出头脚和面目。
其实鬼子姜正名叫做菊芋,别名为“洋姜”它是一种菊科向日葵属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秋季开花,长有黄色的小盘花,形如菊,生产上一般用块茎繁殖,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地上茎叶也可加工作饲料,浅埋在土壤里的根状茎即鬼子姜,可供人们食用,也算是京西百姓喜爱的一种蔬菜。
它的吃法有许多种;可炒,可熬,可煮,可凉拌,但是人们总是选择它的最佳吃法,那就是泡菜。少了鬼子姜,泡菜也不香,说明它是泡菜中不可缺少的原料。鬼子姜生就适宜制成泡菜,它水分多又不像鸭梨、苹果;含淀粉又不如土豆、白薯。当水果吃不如鸭梨,当蔬菜用不如土豆,煮吃不如白薯;做泡菜它却当仁不让,少了它泡菜则十分逊色。
那时候许多家庭都会制作泡菜,每当收集了鬼子姜后,不要久存,不要曝晒,去杂洗净。大个的切一两刀成块,小个的整腌,再用井泉水浸泡洗净,捞出沥水,入缸,加入胡萝卜、水萝卜、白菜帮儿、心里美、芹菜梗儿、青辣椒等配料,放适量花椒、大料、大盐块(含碘)等调味料,注入井泉水,再用压菜石压紧;过两三天倒缸,上下翻匀,腌渍三两天即可食之。
鬼子姜块茎或茎叶入药具有利水除湿,清热凉血,益胃和中之功效。洋姜提取菊糖,可治疗糖尿病。其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病人血糖升高。研究显示,洋姜中含有一种与人类胰腺里内生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质,当尿中出现尿糖时,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说明有降低血糖作用。
现在医学研究发现,当人出现低血糖时,食用洋姜后同样能够得到缓解。菊芋是提取高纯度低聚果糖的最佳原料。低聚果糖可有效增殖人体内双歧杆菌、降低血脂、改善脂质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已被广泛运用于医药和保健领域。市场上的“双歧因子”等医药保健品,均以菊芋为原料。
那时的人们在吃饭时都会分享和互赠彼此泡制出的鬼子姜,它独到的清新口感与淡雅的香味能让人食欲大振,虽算不上是什么美味佳肴中的极品,也不值仨瓜两枣的钢蹦零用钱,但咀嚼起来的确清香爽口耐人寻味,很久不曾吃到这口鬼子姜了,不免让人心中多少有些想念。孰不知鬼子姜你这会儿都到哪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