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搭乘公交出行已是百姓们认可的首选,繁华大都市里的公交车、地铁和轻轨就像是肌体中的血脉一样经流不息,倡导公交优先策略的实施,无疑是给饱含氧分的血液增加了活力。整日里川流不息的公交车如同是走马灯似得令人头晕目眩,赶上有些眼神不好和反应迟钝的上岁数人看往来的公交真可谓是目不暇接了。
由于居家住所距上班的单位较近,长年以来我一直都是步行走着上下班的,对这耳闻目睹的众多公交车就从没有乘坐过,近来因打算重新装修一下这已居住过多年的老房子,为给人家腾地就搬迁到了女儿家暂住个把月的时间。为此,我不得不重新拾起已被长久冷落的私车并每日往返在两地间的路程上。在平时上下班的高峰时段里,赶上路况顺畅时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鉴于京城仍在执行着车辆交通限行的管制,轮到我自家车按尾号限行日那天,我便不加思索地搭乘公交车去上班,俗话说的好“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公交站台处刚好有一辆需要在中途换乘的车辆进站,我上去刷卡后居然还捞着个空座位可坐,这心里总算是落停了。虽说中途又换乘了另一趟车,但到了终点总共才用时半个小时。按行话说:真顺!
班上一晃转眼间就到了傍晚下班的时分,走出办公楼没几步就和同事一起搭乘上了回家去的公交车,按照早上来时的老方法中途下来换乘并等候,未曾想到的是我所要乘坐的那趟车却始终不见其身影。在近十来米长的站台上间隔着四处标有各路车的站牌,借等车之际我大致给统统浏览了一遍,数了数大约有三十多块,有身边进站停靠的车为证,这数十趟车里既有;标准车身长度的,也有铰接式加长型的,还有那双层顶加高的,进站的车来时都是首尾相接,安装在车前风挡玻璃上的号牌让人无法很直观的看见,经常乘坐的熟客一见来车便会毫不迟疑地挤进车内去,对于像我这样的陌生人等到有所反应时,车已经启动并驶离了站台,一拨拨的乘客就在这样眨眼的功夫消失殆尽了。
在这转瞬即逝的档口,我趁四下里没人看了看手表,四十五分钟的等候时间就这样给白白地浪费过去了。看着来去过往的那些车流我犹豫再三,本想搭乘别的公交车去再次倒乘后碾转回家,但又不甘心已丢失掉的那些时间,生怕刚里去,那本该乘坐的车就来到了,毕竟乘坐它时不用再度倒换和折腾了。眺望着远方的头把脖子都给拖累酸了,站立麻木的双腿有被灌了铅的感觉,为了不再委屈自己我便义无返顾地踏上了需要再次倒乘的公交车,好在是又捞到了一个座位,心中喃喃自语道:这副腿脚可真有些对不住你了!即便是像人家所说的要交学费,但人家付出的只是钱并没有让身体受罪,我这可是顾此而失彼了。
大公交在私家车堆里碾转腾挪地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终于呼哧带喘地拱进了车站,我懵懵糟糟地搞不清下车时要不要再次刷卡,身不由己的随着拥挤人群跌跌撞撞下了车,鉴于道路中央铁栅栏隔离带的阻碍,我不得不舍近求远去绕道路口走那斑马线,便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群就像是阻挡我行进路线上的障碍物,尽管心中焦急不安却还要在躲躲闪闪中努力避让着,好不容易才熬到了站台,此时天色已暗公交站牌在风中摇弋的树叶空隙中,将照明路灯光线晃动着投向了站牌上,我出门时忘带了老花镜,只得弯腰低头凑着身子去近距离的端详,此时,尽管有不少来车却也不敢贸然上前去乘坐,恐怕搭错了车会误入歧途。世上的事真是很玄妙,平时当我不打算乘坐公交车时,总能看见该路车是一辆紧接着一辆的身影,而一旦想要搭乘时却多半天连个影子都看不见,孰不知生活中总是会有开不完的玩笑。
我费力八叉地辨认好了有待乘坐的车牌后,大约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我终于等来了本该乘坐的大公交车,随着上车的人流像贴花似得被挂在了前门的台阶处,车门关闭处身后不大的空间里居然还叠摞着三个人,尽管我的身子还处在半悬浮的状态下,经不住后面人的再三恳求用唯一还能动作的单手双指替别人代劳刷卡,民众这种乘车自觉刷可的可贵精神真是让人无话可说,打心里不想佩服都不行。司机看我被挤得那副模样,一边开车一边向我发问:老师傅您要打哪下车呀?我说还要有两站地,他接着说道:那您就在那呆着吧!我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心说:就这半悬浮的站姿,想不呆着也不成啊!早知道要是这样,还不如我自己走路溜达着痛快呢!乘车花钱买罪受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终于到了下车站,借着半明半暗的月光再次看手表,距我趁着夕阳西斜的下班时已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这要比早上去时所花费的半小时真是折着跟头还翻了倍,我拖着快像是散了架子的身子骨一步一挪地向家中走去。我相信像这种经历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对此,我没有怨言,只是希望各个公交车站上的站牌能早日换成自动识别进站车辆的电子语音提示牌,就当今所拥有的科技手段想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只是要看有关部门和那些决策者们的意愿,尽量别再让那些不应有的困惑和窘境再度上演,这也是来自许多百姓心中共同的祈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