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鼓掌的方式究竟是从何而来?
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难给考证出来。南方人称其为是“击掌”,北方人管这叫做是“拍巴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会视各种场合的不同,而采用这种最为简单不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掌声里既有叫好的、也有叫倒好的含义表露。
每当鼓掌声响起时,它仿佛是催人奋进的“奏鸣曲”。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掌声成了一种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方式,鼓掌成了一种规矩,没有谁会去考证,似乎也无法考证。然而源头的鼓掌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外在举动,掌声已成了赞赏、认同与激励的标志时,当人在不经意中伸出手来为莫名其妙的东西在鼓掌的时候,人们精神层面的纯粹与守望、高洁与清雅、沉默与思索,便会有所折扣。置身在讲台上或是舞台上的人,都需要一种奉承捧场的掌声,对这索要来的掌声究竟是孰真孰假?台上台下的人似乎并不关心,这总要比在那无声中尴尬退场要有些面子来。
对早已养成鼓掌习惯的人来说,甭管是该不该鼓掌?只要有需要,碍于情面的人都会不遗余力的起劲鼓掌,不这样做出个姿态来表示,心里就好像是对不起谁,反正拍拍手还能有利于活络掌骨间的血脉流通。出于对礼仪的需要,西方人都爱用拥抱接吻的方式表达情意,东方人则爱用拱手施礼的方法来表示问候,鼓掌究竟是在喝彩?还是在叫倒好呢?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始作俑者的当事人自己才会知晓。
掌声或许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声音,有人渴望得到它,有人憎恶嫌弃它,世上既有迸发激情的热烈掌声,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声击掌,在这种纯粹而又热闹的掌声里,究竟包含着恭维、还是嘲弄?本是简单的掌声,竟会让人活得如此遭罪。当掌声成为了一种道具时,真情将会在悄然中流逝。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掌声都不绝于耳,这种声音让人是既熟悉又陌生,鼓出来的掌声难拍齐,廉价的掌声也掺假,而谜底就在掌声过后的那份沉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