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草地上扑腾着翅膀的幼鸟憨态可掬,幼稚的姿态和笨拙的举止把跃跃欲试那种想飞的欲望给挥洒的淋漓尽致。无论是空中的鸟,还是水中的鱼,或是陆上行走的人,想要把握自身去驾驭时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敢于去尝试失败的勇气,才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每一次失败都将意味着更加临近了新生。
地球上生存的物种,不外乎都要在自我完善中得到再生。在这个过程中从幼小成长到成熟丰满直至衰老消亡循环罔替都囊括其中,而生命正是在这种相互蚕食当中得到延续和竞争。飞得更高就意味着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多,使用和消耗的资源也会更大,做功大了,收效未必随之而大,想想地球上能养活这么多的生命真算是一种奇迹。
人从咿呀爬行伊始,便在搀扶下踉跄学步行走,学会走时就想跑,刚会跑时就要跳,掌握跳时就想要飞去了。鸟从嗷嗷待哺之时,便支楞起着臂膀学扑腾,刚会扑腾就呼扇着翅膀便要飞,飞鸟投林才肯驻脚。而人走路是用两条腿交替向前迈步的,每迈一步,就要交换一次身体的重心位置,因而教婴儿学走路,首先要教婴儿学习变换身体重心,人生的第一步可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和宝宝的头和躯干相比,他的腿和脚实在是太小了,但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在前进的过程中,他必须要学会如何调整臀部,膝盖和脚踝的协调性,以免摔倒。也难怪宝宝在摇摇晃晃走路的时候,还要伸出双臂来保持平衡!学步初期,宝宝也会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全然不顾自己只是个探索者,会有跌倒、受伤的危险。宝宝这时可能在想,“我已经独立了,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宣告。只有他才是个勇敢的宝宝!
趴在窝里的鸟永远也飞不高,摔在地上扑腾着一心想要飞的鸟,终有一天会凌空竞技叱咤风云,自由地翱翔在蓝天碧空之中。而人只能抱以羡慕的眼神在翘首观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若能生成翅膀,地球也将会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