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孩子不想长大

(2011-12-05 10:50:53)
标签:

儿童心理

长大情结

生命教育

育儿

分类: 育儿感悟:观念决定行动

假如孩子不想长大

/崔华芳

昨天是周日,决定给自己放假。从12月份开始,每周日下午,绘本馆都实行闭馆。格爸去杭州考试了,我带着格格坐公交车回家。

在车上,我们看到一位妈妈给女儿吃东西,女儿不想吃,妈妈说:“多吃点,可以长得快一些。”小女孩嘟着嘴巴说:“我不要长大!”妈妈嘟囔道:“你这孩子,人家小朋友都想长大,你就是不想长大!”于是,小女孩的嘴巴翘得更高了。

看到这一幕,我推推格格,轻轻地对她说:“你也不想长大,是吧!”格格坚定地说:“是的,我不想长大。”我把她搂在怀里说:“恩,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

说起不想长大,其实很多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情结。我也曾接到一位妈妈的邮件,这位妈妈这样写道:有些时候给她讲道理的时候,会说起“现在你长大了”等类似话;小家伙会马上作起来,还说“我现在小时候了”——这是不是代表孩子不愿长大?

是呀,作为父母,我们实在太理性了。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积极点,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求。当孩子说出不想长大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总会觉得孩子太消极,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事实上,这种说辞只是孩子寻找心理保护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总归是孩子,在她短短几年的人生经历中,有时候是很难想像出自己真的长大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孩子只能够预见自己现在的样子,而无法预见未来的事情。当父母一再强调长大时,孩子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恐慌。话再说回来,即便是成为人父人母的我们,许多时候不也在心里偷偷地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小时候,享受一下无忧无虑的生活。

格格没上幼儿园前,我们对她说长大的话时,她多半是没有什么想法的。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生活空间和人生经验还比较少,不知道长大后会怎样。所以属于无意识地期待。

后来,格格接触的人和事物多了,不想长大的话也多了起来。如今,快4岁的格格实足是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她不想长大的理由非常多。

有一次,和格格一起看了生命教育的绘本《大象的算术》《象老爹》等书后,格格无限伤感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长大。”

这是格格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我非常惊讶,于是问她:“为什么不想长大?”

格格说:“我长大了,妈妈也老了,可能也要死掉,我不要妈妈死掉!”

突然,我觉得自己泪眼婆娑。小小年纪,竟然懂得了生命的无常。于是,我紧紧地抱住她,说:“好的,格格不长大,永远当妈妈的宝宝;妈妈也不变老,永远当格格的妈妈,好不好?”

格格说:“好的。”

我知道,虽然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无论怎样,孩子肯定会长大,我肯定会老去。但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这种不想长大的理由,为什么要否定她呢?

当格格要上幼儿园了,我说:“格格,现在你长大了,要上幼儿园了!”刚开始,格格很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了。

几天后,当她发现在幼儿园里一整天都无法见到妈妈时,她就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不要长大,我不要去幼儿园!”

我赶紧抱住了她:“妈妈知道你想妈妈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长大,妈妈长大了,离开了外婆,也生活得很开心,你在幼儿园里见不到妈妈,等你回家后,妈妈依然很爱你!”渐渐地,格格喜欢上了幼儿园,于是,不想长大的话就消失了。

当我怀上小宝后,外婆对她说:“格格,现在你要当姐姐了,是大孩子了,要听话。”

格格立刻嘟着嘴巴说:“我不要长大,我永远是妈妈的小宝宝。”

我赶紧回应格格:“恩,格格也永远是妈妈的小宝贝,长得再大也是妈妈的宝贝。”

那时候,我知道,格格的恐慌其实来自于小宝的出现给她带来的生活变化。因为小宝是小宝宝,外婆和爸爸妈妈可能会给她更多的关爱。为了争夺爱,格格自然而然想让自己也成为小宝宝。如果我们强迫她“长大”,其实在剥夺她的安全感。我可不愿意我的孩子生活在恐惧失爱的阴影里。后来,当格格发现我们依然很爱她时,她就不会再说不想长大的话了。即便是有别人对她说:“格格,妈妈有了小宝不喜欢你了!”格格也能够反驳:“妈妈还爱我的,我和小宝都是妈妈的宝宝!”

最近,天气变冷,我有时候对格格说:“晒晒太阳,长大高点。”

格格说:“妈妈,我不要长大,长大要生孩子,太痛苦了!”

我一惊,然后就明白了,因为我怀小宝,在绘本馆与其他妈妈交谈的时候可能无意当中说到怀二胎的艰辛,这话被格格听到了。她已经知道女孩子长大后要生孩子的,所以才会有此想法。于是,我对她说:“生孩子不一定很痛苦的,有些妈妈生孩子很顺利的,有些妈妈因为身体不太健康或者年纪太大了,才会觉得痛苦。当然,你长大后也可以选择不生孩子,只要你愿意。”

我发现,现实生活当中的孩子,像成人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及畏难的事情,当这些情形出现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倾向于成为小孩子,永远不长大,永远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中。而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把孩子当成理想的小孩来对待,希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孩子的状态,省得自己不断地操心。事实上,孩子6岁前的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是心理完善。接纳孩子“不想长大”的这种心理需求,并不代表孩子会永远长不大。相反,孩子明白了,父母会永远站在自己的身后,不管自己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自己转个身,就能够回到父母的怀里,这样孩子,安全感会更强一些。

假如你的孩子不想长大,微笑着告诉她:“没关系,孩子,妈妈会永远陪着你!” 爱孩子,就是永远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